鸿寿堂在第三进,为一平厅,三开间,建筑面积171平方米。据镇志记载,鸿寿堂的其他几进,都是周氏新建或翻建的,而第三进鸿寿堂没有明确是否翻建过。
1981年黎里镇进行文物普查,特邀南京博物院古建筑专家前来进行鉴定。专家们从屋檐、梁架以及“加官翅”和云状堆砌之雕花等等饰物,综合考察后认定鸿寿堂属于明代中期建筑。
苏州湾旅游区位于东太湖苏州湾畔,占地约为3000亩,依托于苏州湾的宏伟规划,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享有“一类空气、二类水质”的美誉。旅游区由东太湖生态园、苏州湾美食新天地、阅湖台演绎秀场、苏州湾广场公园、翡翠岛、东太湖国际游艇俱乐部六大项目共同组成。在这里,游客可以饱览太湖风光,欣赏原生态自然美景;或是与三五好友赏茶品茗,尝遍各类美食;还可以乘游轮畅游苏州湾,骑行慢走于太湖边。远离城市喧嚣,尽享休闲时光。选择一片佳境,拥抱一湾湖水。苏州湾旅游区,有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苏州湾畔,正日趋焕发出完美光彩,它也必将
黎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南30公里,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与同里、织里、古里共称江南“四里”。镇内有国家级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黎里历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时期,黎里在长水(即今浙江嘉兴)境内。吴越檇李之战(公元前496年)后,黎里御儿荡为吴越分界之一。镇之罗汉讲寺,建于晋永熙元年(290年),距今亦1700余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黎里始属吴江县。宋、元时为村落,由汾湖巡检司管辖,直至清代。明成弘年问(1465--1506年)已成大镇,居民千百家。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黎里镇自西至东长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鳞次栉
圆通寺位于吴江市区西郊,在朱家圩和曲尺湾之间,占地近百亩,西依仲英大道南段,东与吴模小区相接,北靠体育路,南临江厍路,俗称“大庙”、“吴模庙”、“十样景庙”。据吴江县志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宋淳熙年间,大约就是公元1174年—1189年之间,元代至正年间、明代洪武初年、清代康熙年间多次修箿、扩建,颇具规模,曾一度香火旺盛,佛事频频,据说被佛教界尊奉为“莲宗十三祖”的苏州灵岩山寺印光法师也曾来圆通寺讲经。抗战期间,因战乱影响,寺院开始破落,僧人逐渐离寺。抗战胜利后,稍有回升,佛事活动继续举行,每年清明前后,当地都会举行庙会。再到后来,逐渐淡
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坐落在吴江区中山南路与体育路交汇处,占地3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分设科普展示活动区、文化艺术培训区、大型活动与学术会议区和办公服务区。活动中心的特色是两馆合一。科技馆馆内总设备投资约2000万,其中有85%的展品是互动的,在全国科技馆展品互动比例中是最高的,它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地反映了经典的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活动区分设科技活动展览馆、天文台、数字球幕影院、4D动感影院、儿童乐园等五个部分。场外有红领巾广场和国防教育园。里面的140多件科技展品,以高科技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