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塔
大善塔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善塔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越城区,大善塔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绍兴市区城市广场东南隅(原西营大善寺内)。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寺、塔焚于火。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寺、塔。今塔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5000斤。缘梯登高,可鸟瞰绍兴古城全景。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塔身犹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建于大善寺内,故名。今寺毁塔存。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屡兴屡废。今塔重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重修。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六面七层,高40.5米,底层边长3.8米,底层六面均设壸门,二层以上两面相对辟壸门,余设壁龛。顶施藻井,上置铸铁覆钵。塔外檐已毁。塔中空,原有梯可登临,现已毁。塔砖多刻“绍定戊子(1228年)重修”字样。1957年局部整修,仅存砖砌部分。

大善为六面七层砖木结构,高40米,曾经是绍兴城内最高建筑物。塔内原置有木梯,缘梯可登临塔顶眺望全城。底层六面及以上诸层二面均设火焰形壶门,其他面为佛龛窗。塔顶为圆形大藻井,以铸铁钵覆顶,钵重2500公斤。民间传说塔顶产藏有定风宝珠一枚,大如龙眼,可保绍兴免受巨风之灾。可惜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殃及大善塔,将塔内木梯、楼阁及腰檐等焚为灰烬,塔刹无存。唯塔身内壁砖块上“绍定戊子重修”字样犹可识。

1957年,政府对大善寺进行全面维修,塔身基本保持原有风貌。与大善寺同龄的越中古刹大善寺,则于1970年被拆除,以其址建造百货大楼。塔屡兴屡废,现存大善塔为1957年大修。塔六面七层,底层边长年3.8米,壁厚1.6米,以上逐层递减,木檐砖砌楼阁式。每角设有砖砌圆柱,柱卷杀成梭形,上置砖质圆形栌。平座四铺作,腰檐五铺作,砖质扶壁拱,木质华拱。残存的木构腰檐在1957年大修时被拆除。塔内的木搁栅、木楼板早年已毁,仅存砖洞。第二层南向残留砖砌楼梯,为原登塔入口。塔第七层有菱角牙子与浑面砖叠涩的穹窿顶,顶面置铁质覆盆。据实测,地平面至覆盆顶高40.5米。

旧时绍兴民间有联曰:“小江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及言绍兴城内古小江桥与古大善塔相映成趣之美。如今大善塔周围已被高楼重宇所困,昔时船头“撑篙”屹立之势已不复存在。而踞小江桥之北首南眺大善寺雄姿,仍不失为最佳观赏方位。

观大善塔最佳处,一处塔东北半里的小江桥墩,此处观塔,在圆洞石桥、北后街的古式民宅背景下,大善塔方呈绰约之态;另一处在大善塔东三里的广宁桥上。广宁桥西,水面宽阔,沿河两岸青砖瓦房,透出些古城绍兴特有的韵吴,烟波浩淼,又有卧龙山作屏障,因此广宁桥上观大善塔,大善塔可享受“风韵独秀”四字,或者可以说:大善塔之秀,广宁桥上饱览尽收。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市广场东南隅

类型:历史建筑古塔

游玩时间:建议20-3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只能外观。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上一篇 古越藏书楼
上一篇 应天塔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1177.html
越城区周边景点
鲁迅故里风景区
鲁迅故里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情境的真实场所。绍兴鲁迅故里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的故土,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占地50公顷,总投资10亿元。经过2年多时间保护和修缮后,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恢复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绍兴东湖
绍兴东湖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绍兴东湖:在浙江绍兴市东约3公里的山中。因长期开凿山石而形成湖泊,峭壁奇岩,突兀峥嵘,逶迤数百米,合抱一湖,水碧于天。湖上有九桥二洞,都可通舟。山水相融,洞窍盘错,凿自人工,天然成趣。湖畔建有香积亭、听渊亭等。东湖在绍兴古城东约六公里处,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东湖虽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构成的奇景使东湖成为旅游业界人士公认的罕见的“湖中之奇”。日本旅游机构交通公社,曾在同时游历过杭州西湖与绍兴东湖的日本游客中作过问卷调查,对东湖的印象超过西湖,可见对东湖的赞誉并非绍兴人的自我感觉。东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会稽山大禹陵
会稽山大禹陵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禹陵是会稽山景内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经过九龙坛,游客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镌“大禹陵”三字,系-同志于1995年5月15日视察大禹陵后所写。通向禹陵的是一条长350多米的步行神道,尽头是祭禹广场。广场上设有图腾柱与九鼎台等建筑,象征着古越先民信仰,又是各界祭祀大禹的场地。禹庙前有一个水池,唐时贺知章定为放生池,名禹池。跨过禹池必须经过一座古石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终于大功告成。进入禹庙西辕门南侧的棂星门,沿石板铺就顺山势逐级升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会稽山
会稽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中国绍兴会稽山是中华九大名山之首、五大镇山,具有非凡的历史地位。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会诸侯于此,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会稽山从此名震华夏,成为中华文明象征。会稽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也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华夏历史对山脉的崇拜,始于会稽山。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海,丞相李斯立石刻颂秦德,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会稽山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以大禹陵、百鸟乐园、香炉峰为主要景观。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