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太湖县,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国家四A级风景区花亭湖畔。

西风禅寺,原名狮子庵,因其左侧有一天然古洞,洞口朝西,洞纳西风,又名西风洞。据《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四十九记载,唐代禅宗五祖弘忍来舒州太湖西风洞坐禅弘法,故西风洞又称五祖洞。唐代大历年间,高僧法智禅师来太湖四面山创建四面寺,建道场于西风洞,自此,灯传不绝。洞外盖石上有座小石塔—寂觉塔,建于唐代,相传塔下藏有古代高僧舍利。禅寺坐东朝西,原有三幢,青砖小瓦结构,依山势而筑,颇具气势。清咸丰六年(1856)上殿毁于战乱,民国八年(1919),由寺僧惺悟募捐重修。八十年代初,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写扁额“西风禅寺”。

西风洞景殊胜幽,层峦叠翠,古石多姿,为太湖胜地,历代游人多到此憩游,留下众多诗赋及大量石刻。其石刻均为阴刻,座落于上佛殿前西侧的一块巨石,斜面如削,上有石刻多处。有清监生路可恒刻“高山流水”、无名氏楷书诗赋题刻一首及“石匠金成一”等。在上佛殿东南侧路径石壁上有路可恒刻“石径穿云”及清儒林郎李声浩行书诗赋一首。在西风洞内壁上刻有“唐朝敕建西风古洞”八字,在洞东侧狮子石石壁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其对面一卧石上有石刻“唐朝古寺”四字。后山景点“仙人下棋”处石壁上有石刻“别一壶天”,传为李白所题;景点“一线天”处一侧石壁上有一行书石刻“诚”字及清人李声浩行书诗赋一首;景点“小心坡”处刻有楷书“忍”字,是明太湖知县、哲学家罗汝芳(字近溪)所刻,并在此留下了“近溪罗”题款。在法智洞左侧,有一斜石,上有石刻多处,据史料记载,有宋大诗人黄庭坚石刻诗赋2首,惜年久风化,字迹磨损贻尽。山顶景点“飞来石”,刻有李声浩及路可恒行书诗赋各一首,另有部分石刻已风化。

唐代诗仙李白、宋大诗人黄庭坚、清嘉庆状元赵文楷及现代国际友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及石刻诗篇,使西风古洞日益生辉,名声大噪。黄庭坚游西风洞时做诗一首“松竹不见天,蟠空作秋声;谷鸟与溪濑,合弦琵琶筝。”赵文楷夜宿禅寺时赋五言律诗一首“古寺云深处,扪萝问牧童;鸟盘秋色外,人语暮烟中;厨盖千年石,崖呼半夜风;暂抛尘梦去,禅榻一灯红。”

随着西风洞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山拜佛和旅游观光者日俱增多。九十年代未,太湖县政府已将盘山公路修至西风禅寺大门前,新建了大雄宝殿,西风禅寺将被扩建成“五殿二堂、三亭二洞”,它将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人们展示融古建筑艺术及古石刻艺术为一体的独特风光。

1982年11月,太湖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西风禅寺四周屋檐滴水外5米,石刻本体向四周延伸5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西风禅寺保护范围外15米,石刻保护范围外25米。

上一篇 刘邓大军刘家畈高干会议旧址
上一篇 佛图寺摩崖石刻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2610.html
太湖县周边景点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是中华文化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创造。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属于国家4A级景区。五千年文博园以“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为建设宗旨,园内采用古典徽派建筑与苏州园林风格相结合,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碑廊石刻、文化名景尽含其中,处处流露和谐文化的思想,人文气息浓郁,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以彰显与传承,并集旅游、展演、研讨、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五千年文博园分为三大景区:人文历史景区、主题公园景区和休闲度假景区。人文历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
花亭湖
花亭湖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湿地公园

花亭湖景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与皖西南其他景区地域相连、资源相补、人文相缘。境内山清水秀,古迹济盛,人文荟萃,物产富饶。花亭湖景区是省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清新绚丽,湖光山色独具特色。碧波荡漾的花亭湖中众多的岛屿与周围的青松翠柏、奇峰怪石交相晖映,相得益彰。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沧桑、荣辱兴衰和历史积淀。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