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寨
野人寨
野人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潜山市,野人寨,野人寨为一小镇,依山傍水,古为驿道渡口。翠岭连绵,溪谷环绕,碧坞烟霞,曲径通幽,是天柱山麓风景名胜荟萃之地。有汉武帝拜岳台遗址和旌驾桥,有碧波荡漾、轻舟竞渡的潜水,还有三祖名刹、觉寂古塔,钟鼓长鸣,香烟缥缈,山光潭影,小桥人家。

三祖寺,坐落在野人寨北面的谷口凤形山上,这里是天柱山的南大门。公元505年梁都健康(今江苏南京)道林寺高僧宝志在这里选地建寺,梁武帝萧衍赐名山谷寺。公元509年中国佛教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驻锡山谷寺,并在此传衣四祖道信。公元745年为僧璨舍利塑像建塔,公元772年唐肃宗李亨赐塔名“觉寂”。

在三祖寺西边山谷溪涧中有一巨石酷似牛的全身,头、背、腹、腿,线条分明,跪卧溪畔,如饱饮清泉之后,昂首北向,谛听古刹钟鼓之声。 前人在此牛背大书“天下奇观”。 石牛北侧山崖有一处突出如台,相传为宋代名家黄庭坚读书台。与此台相对的南侧山崖原亦有突出如檐的岩石,两崖相接,植被填补了其间空隙,构成了不是洞门的动门,因有石牛古洞之称。这里不但景色优美,更因摩崖石刻的繁密、古老、名家手迹多而远近驰名。

不远处还有一座应梦井,传说唐代天宝年间,明皇曾梦游于此,早上起来后叫人记下来,命中使王越宾依梦境四寻,果然在此处找着,唐明皇遂赐名“应梦井”。此井虽位于高岗之上,却不盈不涸,潜水清则井水清,潜水浊则井水也浊。当年中使王越宾来井边致祭时,曾为此事赋诗一首:“碧坞烟霞昼未开,游人到此尽徘徊。凭谁借问岩前叟,曾托吾皇一梦来。”

野人寨原名谷口,谷口改名野寨,缘自宋末刘源兴兵抗元而得名。南宋末,江北地区大都沦入元蒙手中。据史书记载,刘源字叔清,别号野人,潜山梅城人。元至元十二年,元蒙军队进攻安庆,知府范文虎投降,引起军民极大愤恨。至元十四年(1277)智勇双全的刘源在天柱山倡议起兵,扎营结寨,从谷口到西关,五里一营,十里一堡,兵马往来,不绝于道。他与宋安抚史张德兴等联络,屡败元兵,保护了十多万群众免遭蹂躏。后因叛徒出卖,致使山寨被攻破,刘源血染沙场。明宣宗朱瞻基,为彰显刘源卫国有功,封他为护地大王,并把他当年建寨起兵的地方叫做“野人寨”。另外在群众的口碑上,传说古时这里常有野人出没,伤人害畜,县令用烈酒诱野人入洞,同归于尽,故称这里为“野人寨”。

上一篇 东关寨
上一篇 方家花屋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2952.html
潜山市周边景点
天柱山
天柱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地质公园 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
白马潭生态旅游景区
白马潭生态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马潭,地处天柱山西麓,位于潜河中上游,距天柱山高速出口约17公里、潜山县城仅25公里,隶属安徽省潜山县水吼镇。景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河谷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户外游览运动闻名遐迩。特色竹筏漂流享誉江淮,名驰华东,被称为“天柱山下第一漂”,既有浪遏飞舟的野性震撼,又有随波逐流的闲适浪漫。景区水吼园是全国首批农业示范点,所在河段视野开阔,秀岭绵连,天际柔和;走进千亩板栗园,仿佛置身“淡烟流水画屏幽”的诗境。景区竹筏漂流、皮艇漂流、马术、烧烤、篝火、沙滩车、卡丁车、弹跳蹦极、户外露营、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
天龙关景区
天龙关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天龙关风景区,号称“南天一关”,又称“天柱山下一奇关”。2016年2月,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拟评定安庆市天龙关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龙关以其两边山势险峭,峡谷深幽,地貌形似一条上天飞龙,气势磅礴而得名。地处潜山县城市区20公里处的古镇——水吼镇,105国道旁,景区交通宽广便捷,大型停车场,游客活动中心,户外运动,农家乐等接待功能齐全。水吼镇:水吼镇位于潜山西部,总面积83平方公里,中心镇距县城23公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书体有真、草、隶、行、篆。山谷流泉中的3处年代最早的石刻都是唐代的,它们均分布在石牛古洞东壁悬崖上。其中2处是唐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