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栋阁
吊栋阁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吊栋阁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泾县,吊栋阁为宣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吊栋阁位于泾县西南章渡镇的“江南千条腿”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房屋一面临江,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从其下潺潺流过,极富江南水乡情调,由于此建筑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称“千条腿”。隔河相望,青瓦木屋沿河摊成了长长的一片。恰似一张大木排顺流而下;入夜灯明,灯光倒映河中,水上水下“万家灯火”,相互辉映,十分壮观。独看一家一户,又似一盏盏吊在灯杆上的灯笼,故又称“吊灯阁”;由于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撑在空中,故又有了第三个名称“吊栋阁”。一处建筑,有如此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名称,足见建筑者的匠心独运和人们对她的偏爱之情。

章渡镇始建于何时,无确切资料可考。据史说,元末明初张宗道所圈地基并留下“永不倒镇”的吉兆语。其实早在唐朝李白游泾县时来章渡就题写了“西来第一镇”.可见其历史之悠久。由于背山临水。地理环境十分优越,青弋江又是当时泾县最繁荣的交通要道,中国传统的“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的选址观念,使章渡镇人口迅速增长,很快走向繁荣,成为泾县古时候的第二大商埠。

章渡老街,一边临河而建木铺,一边座北朝南明清建筑鳞次栉比,街面三米余宽,临河的木屋建筑据传是明中期,一共有108栋,由1080根木柱立于央央大水中支撑着木屋,数百年来,任凭风雨涤荡,哪怕河水暴涨街面,它昂首屹立岿然不倒,这也是它多少年来吸引四方游客的好奇所在。连日本的建筑家都慕名而来。历史上有关它的传说很多,有说是明朝的张天师路过此地指天划地获此风水宝地,也有说是刘伯温深谙天文地理从中点化。据我三十多年的观察,实际上是上游左端支流中村乡河道的坚挺,缓冲了章渡沿河水流,确保了“吊栋阁”木屋百年安然无恙。

章渡老街除了它独特的建筑风景之外,还有充满着革命历史的传奇色彩,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青弋江两岸,有多少新四军将士的鲜血染红江河。当年,老街头一小码头,敬爱的-同志与叶挺将军就乘竹筏从这里上岸,在老街中端的木屋小酒楼里召开小型会议,研究讨论和部署新四军新的作战计划。再往街头走去十多米远,是新四军军部兵站,这是一栋明清建筑,很大,可以容纳好几千人,当年来自皖南各地的热学青年纷纷投奔兵站,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还有距新四军兵站几米远的一栋老民宅,它曾经是首届**泾县县委办公旧址,也是最初的**泾县县委指挥和领导全县人民对敌斗争的指挥部。然而,如今的新四军兵站旧址也只剩老屋一角余被新颜,而**泾县委旧址更是破壁残垣荒草丛生。

如今,重建的吊栋阁街道中不难看出其当时的繁华风貌,六条下河石阶使我们想起当年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码头和街道的情景。集镇上的民居、木板店门面、作坊鳞次栉比,相对结伴,顺河沿而立,依水面而筑,曲折延伸,古色古香.街道居民“开门上街,推窗见河”,清一色的木制房屋一字排开,屋子底部向内的一边搭建在地基上,而朝外的一侧却仅有几根碗口粗的圆木支撑,一条清水小溪顺着“吊栋阁”流淌,这是一个历经沧桑别具一格的建筑群落,据说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或者更为久远,章渡古镇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吊栋阁”的存在而渐渐出名。人与自然是那样的和谐统一,使这里的集镇极具诱人魅力。

上一篇 古孔灵景区
上一篇 翟氏宗祠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3243.html
泾县周边景点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皖南事变为烈士陵园位于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整个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以-亲笔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将各纪念建筑组成为一个完整有序、庄严肃穆的有机整体。陵园入口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阙,以数字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高隐喻皖南事变悲壮惨烈的七天七夜,形成纪念性空间的第一序列。进入陵园后,沿台阶向上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水西国家森林公园
水西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森林公园

地处安徽省处泾县城西郊,总面积2147公顷,林木覆盖率79.6%。由水西、狮子山、象山、湖山坑、百岭坑和沿江等六大景区组成。公园内峰峦起伏,叠嶂连绵,溪涧潺潺,清脆若弦,碧树修篁,郁郁葱葱,古刹浮屠,气势恢弘,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公园内现有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水西双塔、宝胜禅寺、中国宣纸博物馆、“百匾堂”和“三吴”纪念馆中国宣纸博物馆是全球唯一一座系统展示中国宣纸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内设有“百匾堂”、“三吴纪念馆”和“古陶瓷馆”三个独立展区,充分展示了古城泾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为大观塔,一为小方塔。“两两浮屠耸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查济村
查济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在黄山山脉北部的群山之中,在太平湖北岸,深藏着一个令人称奇的古村落——查济。这里的“查”念“zha”,而不是“cha”。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姓查。一座座小桥,潺潺的流水,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庄严肃穆的祠堂,巍巍耸立的宝塔,飘逸的凉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古树,闲散安逸的村民,一座散发着古朴典雅气息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魅力,一下子攫住了人的心灵。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它破败颓废的沧桑之美,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查济是泾县一个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村落,位于泾县、太平、青阳三县交界处,在泾县县城的西南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宣城泾县桃花潭
宣城泾县桃花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桃花潭之所以有名,历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风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潭记》所述之武陵源,古名之。而桃花潭之所以著名,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