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园景区
紫园景区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紫园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绩溪县,紫园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绩溪紫园位于安徽绩溪县东的上马石村,绩溪紫园距县城1.8公里,往龙川景区的必经之道。绩溪紫园浓缩了徽州民居构建的各种风格,为绩溪紫园古民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所创。绩溪紫园全园面积1万多平方米,绩溪紫园是集游览、住宿、餐饮、会议、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也是绩溪挂牌的农家乐旅游经营户。

安徽紫园浓缩了徽州民居构建的各种风格,将徽州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精华汇聚于一园,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群。园中四面环山,一池碧水,山上松枫掩映,山下房舍栉比。整座园中由五凤楼、待云阁、环翠桥、葫芦池、松凤堂、高云堂和闺0等组成,集中了亭台、楼阁、民居、祠堂等徽州建筑的元素。

安徽省旅游局国家A级景区检查组一行,组织对绩溪县紫园旅游景区进行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省局验收组检查后认为,紫园景区地处华龙生态大道,靠近县城,具有明显的可进入性优势;作为徽州古民居旅游景区,具有典型的江南格调,小巧玲珑,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古色古香,凸显了古徽州的建筑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检查组要求景区发展要有前瞻性,恢复、充实一些徽州古民居当年的实物摆设,想办法用文字、图片和准确精美的导游词阐释古民居历史渊源和深邃厚重的文化内涵;要突出以人为本,注意古迹保护和环境协调;中英文说明标识牌、碑林解析等要准确、精辟、专业,小事上不能疏忽,让游客赏有所得;要注意景区功能配套完善,增强游客留滞引力。

近年来,紫园以其独特的古徽风貌,吸引不少影视单位前来采景拍片,电影《徽州女人》、电视剧《双凤楼》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著名演员归亚蕾、丁海峰、李法曾、程前、侯长荣、王茜华等数十位大腕都曾光临此地。最具魅力效应的是,当年《徽州女人》中归亚蕾(饰老夫人)在官厅就餐的大圆桌,成了客人们订餐的“抢手座”。

上一篇 宣州龙泉洞
上一篇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3334.html
绩溪县周边景点
龙川风景名胜区
龙川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龙川是坑口村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距绩溪县城约10公里,是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现,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龙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环水绕,景色秀丽。龙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汇集,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色。东晋散骑常侍胡焱镇守歙州,爱其风水胜迹,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举家迁于此。龙川胡氏代有人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鄣山大峡谷
鄣山大峡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鄣山大峡谷旅游区,地处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皖赣线、芜屯公路穿城而过,距县城22公里,距黄山机场仅55公里,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位于北纬30°线上的鄣山大峡谷历经亿万年来的孕育和呼唤,今日才显露出与金字塔、百慕大、神农架、黄山等同是这一神秘线上的奇迹。大鄣山是历史上的江南名山,古称“三天子都”“三王山”、“障峰”。春秋时代,吴越以此为界,单体巨石百丈岩就是一块天然的界碑。秦代设立“鄣郡”,以山命名。《山海经》、《祥符经》均有记载。鄣山大峡谷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清凉峰的南大门,以“奇、险、秀、旷、绝”闻名于世,有“伟人石、百丈岩、黄山松”等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绩溪徽菜文化园
绩溪徽菜文化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徽绩溪“劳模徽菜文化园”位于绩溪县城北郊的风景名胜区,背靠青山,前依绿水,距离县城仅有1.5公里。园区以徽派建筑为主体、以黛瓦、粉墙、马头墙为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讲究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彰显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艺术风格。园区现有面积约22000平方米。共分“徽菜文化展示区”、“休闲体现区”、“生产加工展示区”、“徽菜和农特产品展示区”、“美食品尝区”等五个功能区。共展出与徽菜文化有关的珍贵图片、资料、史料、实物和文物2000多件。从绩溪徽菜的生态环境、历史渊源,徽菜、徽厨、徽馆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黄山市古称徽州,由于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早在东晋时代,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