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根关古徽道
榉根关古徽道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榉根关古徽道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石台县,榉根关古徽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唐至清

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古称“徽饶通衢”。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古时的“国道”。自唐以来徽道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地。遗址始建于唐代,迄今遗存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1.8万步。古徽道属文化路线遗产,是一条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文化、商贸、军事、生态之道。古道沿线和坐落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古遗址。

2001年以来多次进行调查。榉根关古徽道用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穿行于峡谷林荫之中。最完整的路段,保存在石台县仙寓镇珂田村境内,古道全部用青石板铺设。全长75千米,用长约13米、宽06米、厚01米的长方形青石板铺砌,共有台阶18万步。古道沿线及其所在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榉根关关隘、古长城、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寺院等,还有古墓葬、古战场等遗迹。

古长城始建于太平天国时期,东起祁门刘源村,西至石台仙寓镇珂田村王村组,以榉根岭为界。古长城中的关隘,史称“榉根关”,坐落于海拔710米的榉根岭古徽道岭头,关隘高35米,关隘中间设有大门,门高为2米,门宽15米,石墙厚5米,用青石板砌成。古长城原有14千米,大部分现仅存基础,其中有1千米保存较好。启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继保亭等遗址,石块砌筑的建筑框架仍很坚固。

史载榉根关古徽道在873年已经是交通、军事要道,并沿用至民国。榉根关古徽道遗存丰富、环境优美,是一条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生态之道。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古徽道两侧、两端各向外延伸10米。古徽道沿线遗迹,如榉根关关隘、古长城、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寺院、墓葬、古战场等,由文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30米。


上一篇 上章李氏宗祠
上一篇 秋浦河乡村漂流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3939.html
石台县周边景点
怪潭景区
怪潭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怪潭是国家AAAA级景区。皖南石台县有条著名的秋浦河,河水澄碧似秋,两岸风景如画。唐代诗人李白曾数游秋浦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浦河十七首》,如“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的诗句就是秋浦秀色的真实写照。秋浦河道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两岸古树依依,河道滩险水急,很多河段很适宜漂流。怪潭漂流区位于秋浦河最上游,是江南最早开发,最长漂程,最具刺激,最大规模的漂流区。怪潭景点很具特色,两岸绿树成荫,怪石嶙立;河道曲折蜿蜒,水流喘急,是十分理想的漂流场所,被游客赞誉为“皖南第一漂”。怪潭景区有冠定石台县名的气势雄伟的“三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
石台牯牛降
石台牯牛降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牯牛降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以雄、奇、险、秀著称,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江南通志》记载,黄山有三十六垣(yuan,颓垣断壁),与歙之黄山相峙,其最高者古牛岗可望匡庐。可见,牯牛降在古代就与黄山齐名,最高峰“牯牛大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顶天而立。与著名的黄山(1873)、清凉峰(1787)同为皖南三座高峰,自西向东,犹如三尊巨人,并肩屹立在安徽南部。牯牛降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约在8.5亿年前的雪峰造山运动中,使其主体抬起,结束海侵历史,在距今约2亿年逐步形成的中生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
醉山野原生态旅游度假区
醉山野原生态旅游度假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鸿升旅业投资20亿元,开发了安徽石台“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57.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6.7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37%,规划区内以自然资源为主体、兼具人文资源。主要开发建设“天佛花园”礼佛休闲观光区、“黄崖峡谷”运动体验游览区、“杉山胜境”高山休闲度假区三个旅游功能片区。以山、水绿色生态环境为基底,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功能,以山水观光、山野休闲、文化体验、康体运动为重要补充,该项目将成为新旅游经济模式下自然景观独特、服务设施先进、地域文化浓郁,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运动、生态人居于一体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
秋浦河漂流
秋浦河漂流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秋浦河发源于李吴山(古属秋浦县,今归安徽省石台县珂田乡),至贵池杏花村杜坞入长江,秋浦河全长180公里,从南向北穿镇而过。沿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有古石城遗址、昭明钓台、仰天堂等名胜古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浦仙境”主要组成部分。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历史名人骚客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进入秋浦河景区游客可亲自挥起铁锤体会古人榨油的乐趣,在古树林推石磨、唯米、踩水车、捡卵石、砸水鳖,在沙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