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甘露寺
九华山甘露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华山甘露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青阳县,九华山甘露寺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甘露寺位于九华山化城峰半山腰,与祗园寺、东崖寺、百岁宫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寺建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此地山水环拱,于是在此立寺。传说动工前夜,满山松针尽挂甘露,人称奇迹,又因《法华经.药草喻品》中写道:“释迦说:我为大众说甘露净法。”阿弥陀佛又有“甘露如来”、“甘露王”的称号,他化身说法时就有“澍甘露之雨”的话,遂定名“甘露寺”。

甘露寺地处山腰,又是北路朝山必经之地,寺院宽宏,佛像众多,茂林修竹,环境优雅,因此香火十分旺盛。洞安和尚曾在此两度登坛说法。乾隆年间住持僧优昙开坛传戒,成为丛林。道光十六年(1836年)住持僧青莲扩建。咸丰三年(1853年)圣传僧住持,时寺遭兵燹。八年(1858年)住持僧恩浩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复遭兵燹,次年住持僧法源等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住持僧大航募修,入京请回《藏经》一部。1956年、1983年两次重修,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5年重塑佛像并上漆贴金。今存大雄宝殿、配殿、寮房、钟鼓、碑刻等文物古迹。全寺建筑面积三千五百平方米。

全寺由三组民居式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依山而建,高达五层,琉璃瓦顶,金光闪耀。该寺为不规整布局。北面的韦驮殿和知客堂两组建筑布置在高2.5米的台基上,三层0,其中知客堂墙上开四层窗户,实际只有三层,开设顶层窗户,增加了层次感。韦驮殿南为高15米的大雄宝殿,前有伴廊,殿身筑在6.8米的台基上,宽17米,深15.5米。大殿东为两层走马通楼,内天井,进深22米,宽15米,楼层上下分别为祖师殿、方丈寮、禅堂和客房。行人进入大门后,从山门的侧门出,转向上坡十数级台阶,再从侧面进入大殿,给人以明显的空间层闪感和明暗变化的效果。寺内有三个天井、上百个外窗,屋面为硬山两落水或四落水,而大殿为歇山顶。全寺殿宇宽宏,楼阁整齐,背倚青山,前有流水,极富诗情画意。古人宿此寺中,曾有“屋角泉声落,床头岚气过”,“到此禅关宿,方知山色多”的诗句。寺前路旁有石砌冰纹通花栏杆,可在古木荫下凭栏远眺,一览山色。寺旁有“定心石”,四周翠竹修林,遮天蔽日。

九华山诸寺一贯注重僧伽教育。现在的中国佛教学院九华山执事进修班、安徽省九华山学院就设在甘露寺。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华严学者月霞(1858-1917年)偕楚僧普照等来九华。1898年月霞在翠峰寺创办“华严道场”(又称“华严大学”),“讲华严,造大经”。“华严道场”学制三年,当时就续的学僧共32名,其中有后来成为近代名僧的虚云、心竖等法师。“华严道场”开创了中国僧伽教育史上办佛学院的先河,受到高度评价。1919年初,九华山佛教会主席、东崖寺方丈容虚倡议成立“江南九华佛学院”,得到九华山各丛寮响应、资助,并经安徽省政府教育厅批准成立。

1985年,九华山佛教协会举办了九华山僧伽培训班,学制为一年,面向全省各地寺院招生,经考试择优录取。5月,第一期僧伽培训班(青年学僧24人)在祗园寺开学。其教育方针是:教学育人,学修并重,提高学僧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僧对佛教文化的研讨兴趣和知识水平,培养他们成为立足佛门、关心和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佛教人才。培训班由安徽省佛教协会、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任班主任,释明心、体灵、居士赵家谦等任教师,分别教授佛学、佛教史和语文,另外还开设历史、书法、经忏唱诵、自然科学常识和政治等课。学僧在校期间早晚皆作功课,结业时要达到能阅读经典,能做修持,并能参与规模较大的佛事活动。该班学僧于1985年底受了沙弥戒。1986年1月,培训班从祗园寺迁至甘露寺。1986年10月第一期僧伽培训班结业,学僧大都回到原地从事寺管理工作。以后培训班又举办了几次。

1990年9月19日,安徽省九华山佛学院在甘露寺举行了开学典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莅临九华,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了热情而充满殷切期望的讲话,他指出,九华山佛学院的开办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结果,这一切,都应或谢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赵朴初接着指出,人杰才能地灵,办佛学院的宗旨就是要培养佛教事业的接班人。最后,他殷芭勉励年轻的学僧们,要发扬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伟大献身精神,为佛教事业和人类的和平事业而努力奋门,兴起度尽众生的大愿。

上一篇 宵坑
上一篇 织锦瀑布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3964.html
青阳县周边景点
九华山
九华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安徽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太平湖、黄山)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由11大景区组成。九华山天开神奇,清丽脱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有“莲花佛国”之称。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千姿百态,各具神韵。连绵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成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景区内处处清溪幽潭、飞瀑流泉,构成了一幅幅清新自然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
九子岩
九子岩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青阳九子岩景区,是安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主打景区。该景区是投资建设,由森林公园管理处管理经营的独立景区。九子岩景区是1996年开始筹建,于当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自景区开放以来,多方面开拓现市场,又筹集了大量资金,先后注册了九华山森林旅游有限公司、九子岩索道有限责任公司。已建立的主要景点、景物和基础设施有:园门、大九华山牌坊、古民居、客运索道、佛茶茶艺馆、停车场、购物区、旅游公厕等。九子岩景区集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是整个九华山的灵魂,九华山原九子山即源于九子岩。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华山地藏王圣像景区,位于九华山风景区柯村。它是九华山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重要佛教圣地的标志性工程,是九华山核心地标,地藏王菩萨的行愿之地!景区以99米地藏王菩萨圣像为核心,历时17年,投资逾20亿元,占地189公顷。集现代科技、建筑艺术、文化元素之大成,从园区主入口至地藏王菩萨圣像之间直线距离1900米,沿中轴线布局的主要景点有莲花手印、大愿宝鼎、五通桥、大门、牌坊群、弘愿堂、莲花宝座、六道锡杖、万方摩尼、虹桥飞天、汉白玉莲花柱、闵公道明像、乐台、八功德水、九华飞天、涤心莲池、大愿圣像等。2012年,地藏王圣像景区建成开放,同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
莲峰云海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莲峰云海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莲花峰,它位于九华山后山是九华山脉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雾缭绕,变化万千,得名“莲峰云海”,此乃九华十景之一。又由于莲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宝中的笔架,所以又称“笔架山”,目前景区面积400亩,保护面积1000亩。莲峰云海是九华山后山旅游带的重要接待景区,倚山而建,就势造景,园即是山,山即是园,妙趣天成。该地区植被良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无污染。土壤、地表水等无污染,据环保部门检测,园区内二氧化硫含量、总悬浮物颗粒可吸入颗粒等含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地表水均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一级标准、空气中负氧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