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寮岩
嵩寮岩
嵩寮岩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金安区,嵩寮岩园区位于金安区东河口镇境内。北起塘连堰,南至朱家祠堂――东河口公路,东连香炉石,西接猫岩。海拔范围90~1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0′16″~116°30′56″,北纬31°25′27″~31°26′02″,面积约1平方公里。

嵩寮岩园区为一丹霞地貌景观区。在距今约1.5~1.7亿年的侏罗纪中期,园区处于一湖相盆地中,盆地外围风化剥蚀的大量碎屑物质,通过流水带至盆地中沉积下来,形成了厚度大于2000米的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和砾岩。大约从6500万年至今,园区在随地壳上升的过程中遭受风化剥蚀、流水侵蚀、湖水浪蚀、溶蚀、差异风化等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特有的岩洞、单面山等丹霞地貌景观。最为典型的当数双蟾石及可容纳数百人的岩洞,洞内岩石如蜂房燕穴、千奇百怪,具有重要的科研、观赏价值。

1887年(清朝光绪十三年)11月9日,朱蕴山诞生在安徽省六安县东两河口嵩嶚崖朱家后院。嵩嶚崖是一个离六安城南80里的偏僻山村。古称石屋为嵩嶚。据《汉语大字典》载,嵩1、大而高。《释名·释山》:“嵩,山大而高。”《广韵东韵》:“嵩,山高也。”2、泛指高大。《尔雅·释诂上》:“嵩,高也”;嶚,山高貌;崖,1、山或高地的边缘;2、水边高岸。以“嵩嶚崖”三字作地名,足见其山势之高大陡峭了。“众山皆拱笏,玲珑鬼为工。”嵩嶚崖由两崖构成,中间为一道冲田,两崖突兀对视,分立于东西两山,似一对隔冲相望的恋人,又像卧伏山中的两只虎豹。当地人为这两崖起了个美丽的名字:雄雌双蟾。崖上光滑圆润,寸草不生,褐如鲫鱼脊背一般。山势雄峻、突兀峥嵘,气象万千、风光秀美,鬼斧神工、巧如天造。“嵩嶚泻乱”,古为六安州八景之一。

嵩嶚崖早在汉代就已名闻海内。据《史记·武帝本纪》等史载:汉武帝刘彻平定淮南、衡山之乱后,为安抚淮南等域,并树皇威,于公元前106年,亲临潜地(即今霍山域)巡狩,并游南岳山,策封此山为“副南岳。”还两次登临复览山,又手指一山赞其峻美。“复览山”,“指封山”由此得名。最后游历嵩嶚崖,封嵩嶚崖为“江南第一崖”。

东崖为石实山,传说为雄山,有小径直通其上;西崖为雌山,崖腹中有一巨大洞穴,状若“偃月”。其左侧有“龙潭天池”,右侧有“滴水沟”。纵观四周,自然环境十分幽雅。极目远眺,览千山耸翠,万壑排达,郁郁葱葱;遥想亘古,听一寺禅音,两声暮鼓,绕绕萦萦。古树森森,松涛滚滚。春来草长莺飞,芝兰复郁;杜鹃流丹,花气袭人;夏来飞泉流瀑,荷花映碧,鹰翔夕照,蛙鸣如奏;秋来江枫如染,丹桂飘香,几声暮鼓,一缕炊烟,夏显嵩嶚之空寂与清幽;冬来白雪皑皑,漫天皆白,冰封大地,真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嵩嶚崖又俨然成了一个白雪王国。洞顶奇秀,有天然生就的形态回异的图案和花纹,或如彩云,或如翔鸿,惟妙惟肖,愰如腾动;像珍珠,像葡萄,出神入化,蔚为壮观;四壁怪石,面目狰狞,“怒吼如猛虎状”,人立石前,似可听到虎狼之吼;临洞门左前方,有两悬石最奇,“状如片月出云中”,一大一小,一厚一薄,敲击之下,铿然作响,一脆一浑,一浊一清。浑厚重浊者,云“石鼓”,至今犹在;清脆远播者,素称“石锣”。在右侧石壁上,有一奇特洞穴,一处点灯,七处流光,人称“七星灯”是也。在它的右前方洞顶上,有一块约二尺见方凹陷下去的地方,即是“嵩嶚泻乳”的泻乳所在。

传说在很久以前,从崖缝中滴下的白色液体,长年不断,汩汩淙淙。因其从石中流出,色似人乳,故名“石乳”。它既是可口的饮料,除供僧人膳用、游人品尝外,又可当点灯油,“七星灯”就是用它作燃料。因“石乳”可供“七星灯”长点不熄,故名“长明灯”。《六安州志》对此有“石乳澌溅”的记载。明朝-杨四知在《嵩嶚游记》中也有这样的描述:“石乳淙淙,随风飘拂,行君以面承之,冷泌肌里,清洽眉宇。”

崖洞大且深,可容千人,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唐代以后,洞内建有“释子宫”。经落马岭、飞虹桥,到达洞前,透过萝蒲竹桧,隐约可见唐代以前的云居寺天花幔幢雕饰。云居寺三尊大佛供其上,十八罗汉列两旁,气象森严。善男信女,顶礼膜拜,香火不断,梵音不绝。寺内留有先人楹联一副,挂在墙上。上联是:何妙相更庄严望洞天渺渺快乐无边只为那大德广生悠悠济物;下联为:此尘缘俱尽了叹世事茫茫都归幻梦堪笑他名缰利锁碌碌劳人。这楹联诠释了佛家“四大皆空”的理念。正因如此,嵩嶚崖成为了江南胜景,引来了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僧人居士、善男信女、百姓学子,面对嵩嶚崖胜景佳境,佛国净土,思潮澎湃,欣然命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彩诗章。

据《六安州志》载,唐朝咸通年间,著名诗人皮日休曾漫游六安、霍山,两次游览嵩嶚崖北雪峰崖上的云居寺。第二次来,写有《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诗一首。

其诗为:

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

石逢野老来听法,犹见邻僧为引泉。

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

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金朝汤良臣在“释子宫”留有题刻“松嶚胜概”四个大字。“桃源路”三字,相传为南宋淳熙年间詹解元所书。“空中楼阁疑无地,洞里云霞别有天。”这副楹联道尽其中秀色。杨四知在《嵩嶚游记》中曾这样记述:“须臾,一僧烟霭中逶迤迎往,过飞虹桥始至崖。”这也是盛赞嵩嶚崖清幽之美的佳句。由此可见,它是六安文化开化较早的地方之一。

在嵩嶚崖这一带居住生息的,大多是朱氏后裔。其祖先是歙州茶院(徽州篁村)人。元朝末年,方国珍起议,朝廷清剿,滥杀无辜。为躲避战乱,茶院朱氏第八世孙朱小一携家渡江北上,来到六安嵩嶚崖。当时,“吾六为皋陶故国,风教攸殊。自古之托处其间者不一而足。如伊川之程、濂溪之周、横渠之张、眉山之苏,无不聚族于斯。……小一公徙六,南有衡岳指封之胜,西有武陟、九公之奇,与夫龙穴之突兀,嵩嶚之异灵,地宜桑茶,土可耕作,俗厚风醇,遂卜居于嵩嶚崖下焉。”①经明、清两朝,朱氏人口渐繁。这里虽然离六安城较远,地处山乡,比较偏僻,但朱氏由婺源篁村北迁六安的始祖——小乙公,为何选择在此定居,而没有选择到六安县城附近或平畈地区安家,这可能与嵩嶚崖在当时的影响、雄峻的地貌特征及美丽的景色分不开的。

六安境内以(长)江淮(河)分水岭为界,分布着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江淮分水岭以东、以南、水归长江水系的丰乐河;江淮分水岭以西、以北,水归淮河水系的淠河、汲河。在没有公路、铁路的时代,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提供舟楫之利,水路交通是六安南乡经济命脉,而旱路车推肩扛,只起辅助交通作用。由于水路交通方便,山区的茶叶、桐油、茶油、竹、木制品,

朱光斌:《朱氏宗谱·叙》嘉庆癸酉菊月。

中草药获苓、苍术等土特产品,能通过水路运往各地销售,东两河口、毛坦厂、太平桥、张家店等地,成为当地的货物集散中心,商旅繁华。离嵩嶚崖不远的双河,是丰乐河上游思古潭河、陈家河两条源河的会合点。源出嵩嶚崖大山寨的两源在东河口汇合成张母桥河。至龙咀汇入丰乐河。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毛坦厂,依丰乐河岸而建,风光旖旎,山色迷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条鹅卵石街道很长很长;嵩嶚崖古树参天,浓荫蔽日,远离市声,宁静祥和。嵩嶚崖距六安的粮食集散地——张店、双河、三河也不算远,车推、脚力,购买方便。山民农夫,日子可敷。

这里,还比较安全。因离州、县治所较远,在战乱年代,朝廷统治难以顾及。又是山区,便于隐蔽;山民又是同族同宗,便于互相照应。在元朝皇帝残酷镇压方国珍起议的时候,由江南北上嵩嶚崖,是小乙公的正确抉择。于是,就有了朱蕴山诞生于嵩嶚崖的事实。

正因如此,嵩嶚崖成为了江南胜景,引来了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僧人居士、善男信女、百姓学子,面对嵩嶚崖胜景佳境,佛国净土,思潮澎湃,欣然命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彩诗章。

据《六安州志》载,唐朝咸通年间,著名诗人皮日休曾漫游六安、霍山,两次游览嵩嶚崖北雪峰崖上的云居寺。第二次来,写有《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诗一首。其诗为: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石逢野老来听法,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金朝汤良臣在“释子宫”留有题刻“松嶚胜概”四个大字。“桃源路”三字,相传为南宋淳熙年间詹解元所书。“空中楼阁疑无地,洞里云霞别有天。”这副楹联道尽其中秀色。杨四知在《嵩嶚游记》中曾这样记述:“须臾,一僧烟霭中逶迤迎往,过飞虹桥始至崖。”这也是盛赞嵩嶚崖清幽之美的佳句。由此可见,它是六安文化开化较早的地方之一。

在嵩嶚崖这一带居住生息的,大多是朱氏后裔。其祖先是歙州茶院(徽州篁村)人。元朝末年,方国珍起议,朝延清剿,滥杀无辜。为躲避战乱,茶院朱氏第八世孙朱小一携家渡江北上,来到六安嵩嶚崖。当时,“吾六为皋陶故国,风教攸殊。自古之托处其间者不一而足。如伊川之程、濂溪之周、横渠之张、眉山之苏,无不聚族于斯。……小一公徙六,南有衡岳指封之胜,西有武陟、九公之奇,与夫龙穴之突兀,嵩嶚之异灵,地宜桑茶,土可耕作,俗厚风醇,遂卜居于嵩嶚崖下焉。”

这里虽然离六安城较远,地处山乡,比较偏僻,因离州、县治所较远,在战乱年代,朝延统治难以顾及。朱氏由婺源篁村北迁六安的始祖——小乙公,选择在此定居,这可能与嵩嶚崖在当时的影响、雄峻的地貌特征及美丽的景色分不开的。于是,就有了朱蕴山诞生于嵩嶚崖的事实。

东河口镇:东河口镇地处舒六霍三县(市)交界处,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全镇地域面积160.5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1个街道、574个村民组,共有12443户51503户人,其中农业人口49250人;拥有山场123991亩,耕地50697亩(水田40332亩),可养水面5947亩。 东河口镇是个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好地方。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的政治活…… 东河口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台静农纪念馆
上一篇 大华山风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4357.html
金安区周边景点
六安梦幻海洋大世界
六安梦幻海洋大世界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六安海洋大世界是六安市第一家海洋大世界(海洋馆),由安徽浙东集团与浙江嘉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安徽体量最大的海洋馆,2014年12月13日在六安市政务中心就六安海洋大世界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确定了六安海洋大世界项目建筑面积10000平米,总投资1亿元。该项目坐落于浙东商贸城C区,解放路与大别山路交汇处,是大型的、现代化的、先进的海洋生物科普馆,集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和商务会展为一体的海洋生物馆。海洋馆内包含海底观光隧道,向广大消费者展示水族生物;海洋生物表演区,每周定期更新海洋动物表演;海洋知识科普区,为了加强消费者对海洋生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悠然蓝溪旅游景区
悠然蓝溪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悠然蓝溪旅游景区是按高标准高起点打造。项目位于合肥市和六安市之间,南邻312国道,东距合肥市37km,西距六安市区15km,北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39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精心选址的一块沉淀了厚重历史人文及生态资源的风水宝地。悠然蓝溪旅游景区占地1850亩,容积率0.85,总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分两期建设,计划工期4年。第一期建设19万平方米,计划工期18个月,投资12亿元。景区力求打造“以生态自然为基础、以本土特色文化为灵魂、以新中式建筑为载体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生态型休闲度假景区。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宣传六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大别山石窟
大别山石窟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大别山石窟(洪山寨旅游区)位于六安市金安区南部山区张店镇洪山村和太平桥村境内,距六安城区30公里,距离张店镇约7公里,大别山石窟风景区与皖西大裂谷景区接壤,主峰洪山寨,海拔291.2米,为该区第二高峰,三面突兀,多石窟,地势险要。著名的敞岩(皖西第一大岩洞)位于其北侧。其西部有九龙庵遗址。太平天国洪秀全家族的一个分支在此安营扎寨,洪山寨由此得名。景区内物种丰富,沟谷幽深,藤蔓攀援,怪石众多,不仅有千亩-;还有碧波荡漾的洪山水库。洪山寨旅游风景区东至桃花溪流域,与皖西大裂谷接壤,西到洪山水库,北至村部公路,南至相思寨、太平寨,包括山体、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皖西博物馆
皖西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属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980年,占地1.3万平方米,系仿徽派建筑。建筑面积近4500平方米,其中展厅1500平方米,文物库房1150平方米,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为六国。春秋时成为楚的属地,是吴楚百年之争的古战场。汉代九江王,淮南王英布,六安王刘长、刘庆均建都于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六安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地面文物1700多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300件。有全国历史文化名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