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蟹泉摩崖石刻
玉蟹泉摩崖石刻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蟹泉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凤阳县,玉蟹泉摩崖石刻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玉蟹泉摩崖石刻位于凤阳县殷涧镇,时代为唐、宋、清。摩崖石刻镌于玉蟹泉附近的岩石上,据考察,共有17处,其中唐刻4处、宋刻7处、清刻4处。这些石刻多为游记之作,或为诗刻、题咏、题名等,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行、魏碑等皆有,堪称书法艺术宝库。

蟹泉摩崖石刻为唐至清代游人题刻。位于宋集乡境内三峰山玉蟹泉周围壁上。石刻共27处。有的在高达5米之处,有的在清泓水际之旁;有的直接镌于岩表,有的稍修整岩面刊刻;小者长、宽数寸,大者数尺见方。这些石刻中有7处因风雨剥蚀或人为毁坏,字迹已湮没无存;尚有20处文字全部或大部分可识。其中唐代5处,宋代7处,清代3处,未署年代的5处。石刻均为阴刻,少者两字,多者百字,或题诗,或题记,或题名。书体真、草、隶、篆、行、魏碑齐备,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最早的一处石刻为唐元和三年(808年)的题名:“崔昶、郑综、孙华、高君度、郑绚、管康侯,唐元和三年十月八日草题。”最晚的一处石刻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题记:“唐会昌乙丑五年(845年)至大清康熙庚午年(二十九年,1690年),计八百八十二年。前贤石刻,代远字蚀,余鸠工錾之,后览者幸如余志。朱桐庵识。”可是他将最早一处“唐元和三年(808年),”误为“唐会昌乙丑(845年)”,所记起讫年代为“八百八十二年”,不误。在字迹湮灭不存的石刻中,有2处为宋苏轼遗碣。一是康熙《凤阳府志》载清人程羽丰诗并引:泉产白蟹莹洁如玉,苏子瞻因以玉蟹名之,石碣虽存,惜字为风雨所蚀;一是泉右壁现存一方未署名的石刻云:“顺治□年记,洞右东坡回字韵数余字,虽全章残缺,存名贤遗韵,山川生色,为庶子磨去,笑谈今古。”

殷涧镇:殷涧镇位于凤阳县城南20公里,辖11个村,168个村民组,总人口2.8万人,镇域面积208平方公里。省道101近在咫尺。京沪高铁穿境而过。境内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凤阳县三大旅游景区之一的“南自然”所在地,与“东红色”、“北人文”遥向呼应,构成旅游金三角。是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3.8亿元,财政收入2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 殷涧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杨捷墓石刻
上一篇 岗村大包干发源地旧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5419.html
凤阳县周边景点
凤阳狼巷迷谷景区
凤阳狼巷迷谷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凤阳县城南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离县城35公里,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旧时有野狼出没而得名。风景区包括禅窟寺、禅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大景区,内有苗寨、塔林、禅窟寺、玉蟹泉、摩崖石刻、贮岚亭、禅窟洞、蟠桃园、天石、瘦人谷、晕头转巷等大小景点40余处。整个风景区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绿色生态为重点、石灰岩溶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狼巷迷谷风景区于2000年5月被中国文物保护宣传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2002年至2006年分别被滁州市旅游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9月被安徽省消费者协会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小岗村乡村旅游区(小岗村旧址)
小岗村乡村旅游区(小岗村旧址)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沈浩精神诞生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位于凤阳县东部约28公里,距宁洛高速小岗出口仅15公里,京沪铁路、宁洛高速公路、省道307、101线依村而过。现辖23个村民组,946户,3970人,村域面积2.25万亩,其中农用地1.89万亩,可耕土地面积1.45万亩。小岗村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距南洛高速凤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凤阳鼓楼
凤阳鼓楼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凤阳县城中心,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与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是中国最大的鼓楼台基。台基上楼宇初建之时,“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鼓楼一直以其高大雄伟为国内之最。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元璋展览馆建在鼓楼台基上,是全国唯一全面介绍朱元璋一生及明朝历代帝王的展览馆。展览馆从多个方面用翔实的图文资料、真实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凤阳韭山洞
凤阳韭山洞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韭山洞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凤阳县城南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离县城30公里,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韭山洞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全长1472米,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并留下多处唐宋题刻。朱元璋初起义兵时也曾据山屯兵,并在洞内外留下众多古迹。主要包括虎踞龙盘、囊括五岳、峡谷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等五景点。韭山洞景区生态环境良好,每年六月份会出现大量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生物,距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