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纪念馆
邓子恢纪念馆
邓子恢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新罗区,邓子恢纪念馆2013年1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纪念馆共分两层,一层为主题展览,分九个部分介绍了邓子恢的光辉业绩;二层主要展示邓子恢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期的办公室及卧室、会客室等生活起居情况。

1987年,利用东肖镇桐冈书院设立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邓子恢纪念馆,大厅正中安放着邓子恢塑像,分为8个展区,展出图片96幅、文物76件。

邓子恢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东肖镇中心小学内,系利用革命旧址白土桐冈书院设立的名人专题纪念馆。1987年,利用东肖镇桐冈书院设立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邓子恢纪念馆,大厅正中安放着邓子恢塑像,分为8个展区,展出图片96幅、文物76件。

桐冈书院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为一院二厢房土木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章独奇等在此举办进步读书会"奇山书社"。1923年9月,在此基础上创办闽西第一个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岩声》报,对闽西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馆分8个部分展示了邓子恢在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后在农业合化方面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重要贡献,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2001年6月,邓子恢纪念馆被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列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子恢纪念馆展出图片120幅、文物85件、展线110米。

邓子恢,原名绍箕,东肖镇邓厝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8月17日生。父亲邓洪陛,行医为业,后应聘为桐冈小学校长。子恢幼时就读于桐冈小学,十七岁入龙岩中学堂(后改名省立第九中学)。民国4年(1915)组织、发表演讲,抗议袁世凯接受日本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同年,在中学秘密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6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公费留学日本资格。翌年5月,参加留学…… 邓子恢详细信息++东肖红色旧址群邓子恢故居(隆德堂)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桐冈书院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

上一篇 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
上一篇 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6214.html
新罗区周边景点
培斜福海龙乡
培斜福海龙乡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部,距龙岩中心城区20公里,素有中国“竹席之乡”美誉,是中国特色村,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村内有溪流漫步、瓜果长廊、水上乐园、五谷丰登等特色景观,可开展蜜雪梨、金桔、水蜜桃等采摘活动,新建原始森林公园和原始森林漂流项目,还建有旅游商品“淘宝村”,为游客提供采摘、娱乐、购物、农家宴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服务。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北环西路51号,是一座全面反映闽西革命史、重点凸显中央苏区(闽西)历史的综合性革命博物馆。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5亩,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主楼是具有民族风格的楼厅式建筑,馆内拥有十二个陈列展厅。该馆坚持常年免费为观众开放,建馆二十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闽西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曾获得“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发展历史1984年,在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东肖红色旧址群
东肖红色旧址群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东肖红色旧址群景区位于新罗区东肖镇,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包括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桐冈书院、邓子恢故居、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和纪念馆、后田暴-动旧址和纪念馆、邓子恢纪念馆。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后田暴-动65周年和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55周年,1993年在东肖“红场”建立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2400平方米。2010年11月14日开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龙岩华侨华人历史文化、侨乡文化和河洛文化为一体,继承全体海内外龙岩乡亲亲情的纽带和桥梁。目前,共收藏图片965幅,文物289件,手翻书等资料310件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竹贯古村落
竹贯古村落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竹贯古村落景区地处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坐落于新罗万安镇山间丘陵盆地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小河穿越而过,被誉为“梅花山中的的一颗明珠”和“海西香格里拉”。村庄古迹林立,保定廊桥、观音庵、积灵宫、关帝庙、节孝牌坊、温氏家庙、温兆凤故居等见证了竹贯历史的变迁和昔日的繁华与荣耀,是目前闽西古迹群保存最完好的村庄之一。此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汉剧以及土纸生产、纸灯制作、背新娘、庆元宵、中元祭祖等民俗风情丰富,使竹贯这个历史文化名村焕发出醉人的芬芳。(图片来源:龙岩新罗旅游)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