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泰宁县代表会议会址暨闽赣省政治保卫局遗址
中共泰宁县代表会议会址暨闽赣省政治保卫局遗址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泰宁县代表会议会址暨闽赣省政治保卫局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泰宁县,中共泰宁县代表会议会址暨闽赣省政治保卫局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泰宁县代表会议会址暨闽赣省政治保卫局遗址位于泰宁县城一中校园内。

1933年夏,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在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面前,中共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对泰宁地域的反“围剿”斗争作了一系列的部署。11月27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发出密令,要求闽赣军区加强群众自卫力量,在泰宁等地建立支撑点。1933年12月,中共闽赣省省会黎川失守后,闽赣省政治保卫局部分机关及所属武装政治保卫队从建宁进驻泰宁集贤书院。1934年1月,泰宁县成立了城防警备司令部和战地委员会,由中共泰宁县委书记杨良生兼任司令员和战地委员会主席。同月,中共泰宁县委在集贤书院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会议历时三天,朱德总司令到会作了形势报告,杨良生也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会议在“一切服从战争”的口号下,向全县人民提出了:紧急动员起来,投入扩大红军;发展地方武装,打击保卫团、大刀会,巩固苏区;做好坚壁清野,--围困进占的国民党军的具体工作任务。会后,县城防警备司令部和战地委员会发动了1万多人在县城四周修工事、筑碉堡。加紧制造松树炮、锡弹炮,削制竹尖,把它们埋在各要道口,用来破坏交通,阻碍国民党军前进。同时,全县人民还自动节衣缩食,筹集了大批的粮食、干菜集中在城区,以补充红军的粮秣给养,并搞好坚壁清野等一系列的紧急战备工作,为保卫苏区的战斗,增添了有生力量。

中共泰宁县代表会议会址暨闽赣省政治保卫局遗址泰宁集贤书院,原名三贤书院,创办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贤书院毁于大火,次年重建,改名集贤书院。光绪二十一年,集贤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一中校园,集贤书院被拆除。

上一篇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
上一篇 中央苏区泰宁红色合作社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6790.html
泰宁县周边景点
泰宁明清园
泰宁明清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明清园景区座落在福建省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一家以收藏和展示明清时期各流派大型古建筑和木雕艺术精品为主的“民间故宫”,总投资3.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300亩。明清园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筑及木雕艺术文化,同时也是一家独具风韵的私家收藏文化大观园——古民居大观园、古屏风大观园、木雕文化大观园。园内展示有石牌坊、司马府第、聚贤堂、耕读堂等10余个人文景观。藏品涵盖明清时期的各流派古建筑遗迹及珍贵的木雕艺术珍品,代表着当时当地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准,真实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优雅闲适、耕读传家的生活情趣,折射出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