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坪仑古窑址
碗坪仑古窑址
碗坪仑古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德化县,碗坪仑窑址坐落在德化县城以西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上,周边约15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堆积着厚约2米的匣钵和瓷器的遗存物。经发掘发现两座龙窑残基和数以千计的标本。据专家研究认定,碗坪仑窑址系北宋晚期至元朝初年的古窑遗址。

碗坪仑宋窑包含有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的堆积。

北宋产品有碗、盘、粉盒、碟、洗、壶、钵、瓶等,尤以碗、盘、粉盒的数量最多。这些产品造型优美。坯体口薄底厚,圈足宽矮规整,近底露胎,器表带有“竹丝”状的拉坯旋纹;胎质白而精细,坚实致密、火候较高。其中大型碗、盘的烧制成功,表明德化瓷当时的成形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釉色以白为主,还有少量影青和灰白釉。釉汁温润柔和。有莲花、牡丹、云水、卷草、缠枝花卉、菊花,葵花、鱼、雁等二十几种花纹。其中印花最多,刻划花纹次之。印花以花模压印,多装饰于壶、盒、瓶之类。其装饰线条流畅细腻、花纹繁褥而层次分明,表现了高度的装饰技巧。刻划花纹使用竹篾状工具。其线条简洁粗放、刚劲有力,转角明快利落,十分清雅大方。

大量的支烧窑具中,“伞形”的粉盒支烧窑具造型独特、装坯量大,是德化瓷器装坯方法的新发现。

南宋产品有碗、盘、瓶、碟、壶等。新产品中的荷口瓶和军持壶,造型美观,形制多样,特别引人注目。迭烧器物圈足外撇,胎体厚薄均匀,器心有涩圈,外壁半釉冰裂纹。复烧器物口底露胎,口部较厚且圈足规整。绝大部分产品胎质灰白、粗厚坚硬,火候很高。釉多青灰、灰白和青绿色。釉汁洁净无疵,透明如镜。花纹较之前期显著减少,尚存的仅少量划刻粗陋和模印的莲瓣、云水、蕉叶纹等,显示了南宋瓷器专重釉色的特点。用毛笔书写,是南宋德化瓷器款识的一种新作风。

黑釉和酱釉瓷器口都出筋外折,釉薄处呈淡绿色,釉厚处呈褐绿色。这些瓷器的出土,为研究我省宋代黑瓷的生产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南宋瓷器品种的增加、烧制方法的多样化,说明当时瓷器生产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青釉和酱釉瓷器的套烧,表明当时在瓷器的胎釉配方和窑炉的火候控制方面,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上一篇 草庵石刻(泉州草庵)
上一篇 天花寨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8556.html
德化县周边景点
国宝云龙谷
国宝云龙谷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宝云龙谷,距离城关十几公里左右,是在泉州,或者到德化旅游的避暑地之一。主要景点比较富有农家特色,有樱花岛,连心岛,梨花岛,酒老翁生态探险区等。景区按“一带四区”布局,即峡谷游憩带、田园体验区、宗教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探险区,总面积5000亩。景区内有1200多种高等植物、100多种大型真菌、100多种内陆栖脊椎动物,呈现出戴云山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森林氧吧;神奇的九龙溪、神匠的溪中怪石、复杂的原始森林、巧夺天工的大小酒瓮,孕育了旖旎的峡谷风光;荷花、樱花、睡莲、映山红、枫叶、紫薇等四季花草,构成一幅美丽的诗画山水世界;佛岭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1943年,在-顽固派大肆“围剿”革0据地时,为隐蔽积蓄力量,0福建省委从闽北转移到闽中,同年12月,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及游击队20多人来到毛厝、坂里。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间,省委机关游击队陆续来到坂里。在坂里牛寮坑困狗形山上,盖起了18座竹棚,开了2个操场。省委机关转移到坂里后,在德化大溪、永雁和南安八都等地建立了几个据点,使闽北、闽东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闽中地区的莆仙、晋南惠等根据地联结起来。这一时期,坂里村曾成为全省革命活动中心。省委机关在这里召开省委会议,进行整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洞上陶艺村
洞上陶艺村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洞上陶艺村,位于世界瓷都•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距离城区2公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统龙窑柴烧和手工制作保护示范基地,当代艺术创作、交流、展示等艺术文化活动的文创基地,以及国内外美术院校师生和陶艺爱好者的培训实践基地和众创空间,先后被授予泉州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福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洞上陶艺村四周群山环绕,苍松翠竹掩映,环境优美静谧。古老的柴烧工艺、素淡典雅的古瓷、自然开放的创作室,宾至如归的乡村客栈,至今有400多年历史的月记窑依然还冒着窑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机械轰鸣的烦躁,只有古朴的自然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