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永泰县,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洋尾寨位于永泰县大洋镇大展村卞湖自然村。

洋尾寨(含旧寨和新寨),地处永泰与闽清交界,是未通公路前大洋往盘谷、红星和闽清的必经-之路。洋尾寨是大洋游击队驻地,也是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第4中队与第6中队、大洋游击队在大洋开展筹粮支前迎-接人民解放军的驻地,又是解放战争时期截击国民党第96军残部的战斗地点之一。

1947年,在新寨居住的开明绅士鄢守松与吴盛端接头,参加了革命,负责西区一带地下工作活动。同年,邵瑞琛经-人介绍与闽中地委(1949年2月改称闽中工委)委员饶云山接上了关系。1949年春,大洋游击队在洋尾寨成立,有大展、凤阳、麟阳、珠洋、龙门等村的进步群众150多人参加,队长邵瑞琛,副队长何在勋,归闽中司令部领导。大洋游击队袭击大洋乡公所,擒获乡长余宝郎,缴获20多支-。7月,大洋乡人民政府成立,吴永新任乡人民政府主席。大洋游击队还参加了雁门大王堂攻打国民党第25军炮兵连、霞拔攻打国民党第96军残部的战斗。

1949年6月,蔡石如土堡战斗结束后,饶云山、祝增华率闽中支队第4、第6中队移师驻扎到洋尾寨。其中,第4中队驻新寨,中队长施章干;第6中队驻旧寨,中队长高飞。指挥部设在新寨。洋尾寨村民积极献粮、让屋、提供生活用品等给游击队、解放军食宿使用,数万过境解放军住宿洋尾寨,补充给养后继续前进。

1949年8月19日,从南屿向永泰逃窜的国民党第96军先头部队1000多人在红星石碑岭遭解放军第28军第84师某部截击,向雁门撤退,又仓皇退至龙门,进而向大洋逼近。饶云山、祝增华带领永泰游击大队(原-闽中支队第4中队整编)、闽中支队第6中队、闽清游击大队(原-闽永游击队整编)以及大洋游击队驻扎在洋尾寨阻截敌军,毙敌4人、打伤数十人,敌败退闽清九都。

洋尾寨旧寨在西,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新寨在东,建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年间,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两寨建在相距200米左右的两个山包上,居高临下,成犄角之势。洋尾寨是古城堡式建筑,寨墙高寨壁厚,十分坚固,易守难攻。由于年久失修,旧寨大部倾圮,新寨还基本保持原-貌。

上一篇 倪朝龙烈士纪念园
上一篇 闽中游击纵队三爱游击队旧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9112.html
永泰县周边景点
福建省委旧址纪念馆
福建省委旧址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馆位于永泰县塘前乡官烈村。1943年冬,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高潮,继续领导全省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共福建省委从闽北南迁闽中永泰,省委先后在梧桐青溪、东湖(现属仙游县)、塘前官烈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带领全省人民进行抗日、反顽斗争,时间达3年之久。1944年7月,省委机关迁至官烈。在这里,省委根据抗日形势的发展,先后发出了《关于准备抗日游击战争政策指示》、《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第二次指示》等重要文件,指导全省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曾镜冰、左丰美、黄国璋等还率100多人开赴闽侯南屿乡进行“闪电式”公开抗日。10月至12月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