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老舍故居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舍故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扬家胡同)8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劝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通胡同6号(今明9号)为解放前居住过的九处。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属解放后久居的地方,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现纪念馆所在的“老舍故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上有几件文物:一枚齐白石为他刻的印章、一只冯玉祥将军赠他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砚台,上刻“笠翁李渔书画砚”。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23部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曲艺、散文、诗歌、论文、杂文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客厅中陈列着沙发、条案、硬木雕花圆桌、凳及多宝阁。南面向阳的窗台、茶几上摆着各种盆景、盆花。西墙上挂着著名国画家赠送的老舍喜爱的字画。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原来这些字画几天就换一次,每换一次,老舍总要细细地看上半天。在这里,老舍曾接待过许多著名艺术家和中外友人。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老舍女儿居住,西厢房是就餐的场所。1954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胡絜青美其名为:“丹柿小院”。

门票

门票免费,语音导览10元,押金100元。团体观众务必提前一天以上预约,010-65142612。

开放时间

9:00-16:30(16:00停止进入),周一闭馆。

景点位置

北京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生平和创作 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0,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 老舍详细信息++

上一篇 北京地下城
上一篇 北京茅盾故居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92.html
东城区周边景点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

北京市东城区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天坛天坛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

北京市东城区
国子监
国子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

北京市东城区
雍和宫法轮殿
雍和宫法轮殿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0殿位于雍和宫内,建于公元1744年乾隆年间,是寺院僧众举办重大活动的场所。大殿为单檐歇山九脊黄色琉璃瓦覆顶,面阔一字七开间,内加暗廊,前后正中各出大抱厦五间,连接卷棚式歇山顶,殿基平面呈具十字形;殿顶正脊中部及脊前后左右次间处,开设五脊悬山顶式天窗五座,其占位分踞龙宫八卦四维之乾(西北)、艮(东北)、巽(东南)、坤(西南)、中宫(中);天窗顶上,设立了五座铜质鎏金琉璃件宝顶,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殿内正中供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像,殿之东西两山墙,绘有大型佛教壁画《释迦源流图》。壁画下的经架上,藏有镇庙之宝,康熙版本木版

北京市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