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狮子岩
宝山狮子岩
宝山狮子岩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万安县,宝山狮子岩座落在宝山乡江背村东侧的狮子山内。整座山长600米,宽300米,远望象一头昂首卧地的狮子,形态逼真,当地人称“狮岩”。山背有一口水塘,塘水四季泛黄,称“黄塘”,而狮岩正处于黄塘边,由此得名“黄岩”。

宝山狮子岩外围由黄岩石灰石构成,座西北向东南,在山南腰部有一洞口,洞口岩壁上,并排横书刻“飞云岩”、“方崖仙躅”七个大字,为明朝轸塘贡士张鸣鹤所题。对面崖壁上刻“何日起舞”。岩口流觞曲水,清冽洄行,岩门高数丈,壁立奇削。进洞后,是高达50米左右的岩洞,洞顶垂下无数钟乳石,如宝盖,幡幢之状,不停地滴着泉水,用石一击,响如洪钟。岩洞左侧是岩腰的另一洞口,正中巨大的钟乳石上镌刻“天柱峰”每字一米见方,笔力雄健似柳体,下刻“重九日首阳赵时朴宗同邑人何谦逊可来游”。洞口为石鼓洞,岩壁上刻“大鼓”二字,笔力粗壮颜体。由大岩洞向右行(狮头方向),洞逐渐变小并向高处伸展,来到“孔子设账处”,石像森列,四贤侍立,夫子居上。石壁水沁入砚池,瑟瑟有声。经东前行10米,便到了古代和尚炼丹的石洞,岩洞里“丹炉”两字历历在目,右竖刻“万历丁酉孟冬”六小字,洞中炼丹炉,高2尺余,炉旁有仙人迹,岩顶具石钟鼓,举石投击,各如其声,向上一岩,则积水深邃,从壁虚中著观音石像,屹如蓬座、膝有童子,左有白鳌、势如飞鸿。再进,洞中左狮右象,尊威如生,“紫霄岩”三字呈现眼前,每字2米长宽,左角刻“张鸣鹤题”。洞内壁间石纹,或如鸟羽,或如龟文,或如大谷深林,或如幽人仙侣,形类不一。

在狮头处有上下两洞,洞口外宽内窄。岩前有僧舍、岩壁上有宋宁宗(公元1195-1224年)御笔石刻题字“通天石室”四字。山前古刹为宗敕封并书题“智胜禅寺”,今荡然无存。

1971年以来,某些单位和个人为了采集生产原料,在狮岩放炮取石,狮岩拦腰截断,面貌全非。对此,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许多干部群众痛心疾呼,要求制止这种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报刊呼吁,文化、文物部门曾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专题请示报告,要求上级作出决定,发出了“救救狮子岩——给全县五套班子领导的一封信”,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等领导关照下,有关部门在宝山乡狮岩现场开会,解决了这一问题。万安县人民政府再次发出“关于加强保护宝山狮子岩文物古迹的通知”。

1991年3月,县水泥厂工程队在狮岩尾部挖取石时,在距离地表约20米深、5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距今几千万年,这些化石标本有动物的刍齿、獠牙、门牙、股骨等。

宝山乡:宝山乡是万安县东南部的中心乡镇之一,东与兴国县交界,西南与涧田乡、武术乡接壤,西北与枧头镇相邻,北与泰和县水槎乡毗邻。全乡总面积140.18平方公里,辖龙上、水南、黄塘、狮岩、宝山、石龙、安长(畲族少数民族村)、东坪8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2 万人,耕地面积 0.8万亩,山地面积 1.5万公顷 。境内有“红、白、黑”三大特产,即金丝小红枣(与…… 宝山乡详细信息++

上一篇 漂神村
上一篇 万安百加九贤祠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29978.html
万安县周边景点
田北农民画村
田北农民画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万安县田北农民画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4A级旅游景点,田北画村所在地高陂镇是江西省首批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果子狸之乡,全省最佳绿化乡镇。高陂镇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实行有机结合,力争将把田北农民画村打造成集创作、展示、培训、写生、销售、休闲旅游“六位一体”的农民画产业基地,为万安农民画产业的发展打造更好的平台。田北农民画村含中国农民画精品展示馆、丹青湖、笔耕人家美术馆牌坊、念庵亭、画笔广场、百亩油菜花等景观。“画里人家”西朗山与田北画村无缝对接,全力打造一个集民俗体验、文化传承、旅游扶贫等功能为一体的全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
康克清纪念馆
康克清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万安县城,在万安汽车站旁。始建于1992年,为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3344.35平方米。二楼共有三个展厅:一是历史文物展厅,包括“名胜古迹”、“群贤留诗”、“古玩精萃”、“英杰辈出”四部分,反映了万安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二为革命斗争厅,包括“工农运动起热潮”、“万安-奏凯歌”、“百折不挠向前进”、“五云儿女英豪多”四部分,反映了万安革命斗争的事迹。三是建设成就厅,包括“农村经济”、“县办工业”、“基础建设”、“财税商贸”、“社会事业”、“时代精神”六部分,反映了万安创造的辉煌成就。一楼为康克清展览馆,共分三个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