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阁
快阁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快阁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泰和县,快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快阁位于县城泰和中学校园东南隅。始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年),初为奉祀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时.更名“快阁”。元丰年间。黄庭坚任县宰时作“快阁诗”后,名闻天下。快阁占地400平方米,通高20米,砖木结构,三层翘角重檐,四周三米回廊。阁体负栋而立36根圆木柱.回廊有12根大红米石柱。檐楔彩色蓠头,梁雕翔龙舞凤。青砖墁地,图饰穹顶,头覆瓷瓯,角系铜铃,花格窗棂,砖砌拱门,座北朝南.门上石匾为沈遵手迹“快阁”,两侧石柱镌有对联。厅墙正面嵌有黄庭坚石刻画像,像下有黄庭坚自题像赞:“似僧有发,似俗有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照墙两侧有陆游手书“诗镜”碑和黄庭坚手书“御制戒石铭”碑——黄庭坚在泰和任知县时,摘录宋太宗的警句:“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可见山谷治县廉洁,品德高尚。阁下有涪园(黄庭坚又名涪翁),园中建有八角亭,亭间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花木郁香。北有盟鸥馆和山谷祠,殿座其后。星移斗转,世事沧桑。一千多年来,这座著名的古建筑却屡建屡毁。据记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毁于水,十九年修复;清嘉庆十八年(1813)公修,道光四年(1824)由邑人曾敏才捐资重建;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燹,五年重建;我们现在所见的快阁,是1986年国家拨款并发动县人民捐资仿原快阁式样重建的。新阁建在原台基上,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比原阁增加40余平方米,高24.7米,比原阁高出4.7米;钢筋混泥土结构,亦三层,每层24根大红柱负栋,四周回廊环绕,显得格外庄严、凝重。穹顶勾心斗角、横梁饰以精美图案。山墙雕有彩龙,既古朴又典雅。凌空斜出的三重飞檐,翘角凌凌,势如大雁展翅。阁面宝顶压栋,覆盖的琉璃碧瓦在蓝天白云下闪闪发光,耀人眼目。整座新阁一派鼎新,比原阁更加雄伟、瑰丽。

快阁是泰和古代文化象征之一。历代名流慕游快阁,不仅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而且留下了不少美丽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快阁文化,成为泰和古代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泰和自宋代以来,才子辈出,人文蔚起,这与快阁文化的勃兴,不无关系。泰和中学自1925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快阁为其校舍之一。大概是受惠于快阁文化的深远影响吧,建国以来,一批批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高、中等院校,走向全国各地,在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各领-。泰和中学也因此而名扬全省。

"快阁重兴物象雄"。快阁这颗千里赣江河畔的古代文化明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曾闪闪发亮,在新的历史时期,它所积蕴的历史潜能将使它更加熠熠生辉。

澄江镇:“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是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在泰和当县令时登上快阁时的一首即兴之作。澄江镇是泰和县城所在地,古为西昌城,后因澄江河穿境而过改名为澄江镇,为泰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山绿水,白鹭翩翩,井冈山脚下一个古老的小镇将你带进一个田园般的神奇世界。澄江镇将会以最优惠的政策期待你的光临。目前澄江镇经撤村并村后共辖18个行政村,22…… 澄江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龙头山塔
上一篇 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0007.html
泰和县周边景点
蜀口洲
蜀口洲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蜀口洲,蜀口村是闻名江南的庐陵八大文化古村之一,底蕴厚重的特色历史文化村是一个面积12.85平方公里的的洲岛,四面环水,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明朝时曾被誉为“小南京”。在这个江南的小村子里曾创造出了一门二十余进士的人间科举盛况。蜀口村地理位置独特优越。蜀口村由蜀口、大江、大洲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因座落在蜀水岔道与赣江的汇合处,临空鸟瞰,赣江和蜀水就像两条大臂膀将蜀口村合围怀抱,形成四面环水、中间一片绿洲的独特风水景观,故又称为蜀口洲。蜀口村地处泰和县城西南,总面积12.85平方公里,总户数870户、总人口3380人。交通条件便利,距泰和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楠木林旅游度假村
楠木林旅游度假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楠木林度假村大酒店内有可同时容纳300余人用餐的特色餐厅和10个豪华型包厢以及50个别墅式的标准间床位。该酒店一律提供纯天然的农家绿色食品和井冈山客家特色佳肴,还提供旅游团体用餐接待。游客独享农家风味的同时,还可领略到楠木丛林独特的大自然风光。井冈楠木林景区(称“楠景”)总面积300公顷,是现国内保持较完好的楠木群林,被誉称“天下第一林”,该景区群山环抱,溪水畅流,四季葱茏,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让人留连忘返。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