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侯寺
三侯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侯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区,三侯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距萍乡市城区约8公里,距安源约6公里,是萍乡的重要旅游景点,来萍乡观光者到了五陂镇大都先必前往三侯寺。三侯寺旧称三侯庙,又称张相公庙。创建于明崇桢二年(1629),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东临南河水,南靠乌龙山,西傍三侯古桥,北对册冈宝刹。

据地方史籍《昭萍志略》载:“萍南大田有三侯,屡著灵异,里人所建,以祀张相公”。“尝读唐书张宏靖传,三世皆宰相,封侯,时号三侯张相公家,今三侯庙亦张相公”。寺中祀祭之张相公,并非唐代张宏靖,只是借其义,祀祭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张景鸿,字逸云,号康,湖南济阳人氏,弱冠中秀才,后又精通岐黄之技。为避祸难,奉母离乡,飘泊至山清水秀的横头洲,自称横头洲子,设馆教书营生,且以所学之医术,常为乡邻治病,助药贫困者,其育人济民之高尚品德深孚众望,皆称张相公。明崇桢二年(1629)秋,瘟疫蔓延乡里,民众惶恐不安。张相公得一梦:洲上的井水已含毒,切不可饮用。梦醒,惊骇异常,起床告知乡邻。天亮后,张相公立于井旁,劝阻前来汲水的乡民。然,乡民不信,执意取水,张相公既急又无奈,手掬井水先尝,当场暴亡。众皆失色,号啕恸哭,既为张相公舍已为人的善举义举所感动所震撼,更痛心疾首地悔恨未听劝阻,致使张相公英年早逝。在此,建寺立像,奉为神灵,晨夕拜谒,长年祀祭。

三侯庙依山就势而筑,有北向南,由低至高,三栋两层,典型的清代宫廷式建筑。整座寺庙由山门、中门、戏台、茶楼、张康真人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慈云阁、相公楼等建筑,构成一处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群,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张康真人殿是三侯庙建筑群体中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为三进土、木、砖结构,风火山墙硬山顶建筑。前为二道木制空格花隔门,后墙和山墙楼下均为三合土水砂墙,楼上为窑砖墙伴,无开窗。内有九对抬梁式方形石柱支撑,采用梁、柱、檩、椽,阴阳卯榫方法,并配以雀替,两处八角藻井一处罩亭及天花板平楼。前殴与中殿交接处有一中心天井,后殿靠中殿处有两处边墙天井排水采光,后殿上厅有一高大的二层花格楼台式可采光的八角形罩亭。建筑结构中的花拱、插拱是当地的典型代表,具有南方地区建造方式和风貌。200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侯庙是当地祀奉舍己救人的张康而建。张相公,名景鸿,字逸云,号康,湖南浏阳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因兵乱--隐居萍乡大田,以教书育人,行医为生,明崇祯二年以身试井毒暴亡,葬于后山乌龙山上。现在寺庙后的乌龙山上仍完好地保存着张相公的墓葬。

横龙寺位于安源区城郊管委会长兴馆村西1.5里,占地面积794.88平方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名纯阳观,它历史悠久,建寺时间约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唐代时称鸣龙寺。武则天称帝期间的证圣元年(695年),曾派员降香鸣龙寺,并由诗人、朝廷官员宋之问题匾额“鸣龙寺”。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萍乡县鸣龙寺在县西南六里,额则天证圣元年宋之问所书,有回鸾返鹊之文,今在。”随着岁月推移,鸣龙寺衰败了。据《昭萍志略》记载,北宋时有人在此依岩结矛为庵。明代初年覆以椽瓦,明天顺年间知县王施摔邑人王延兰建殿宇。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纯阳观,同时更名为横龙寺。此后经历多次修缮。

山门上镌刻“横龙寺”三字。庙宇为前后两栋,中间由十八拱长廊相连。前殿纯阳殿系前后堂式二分水硬山顶,面阔13.29米,进深25.55米。门额题“纯阳观”,联曰:“欲寻古寻休疑僻、试饮灵泉亦有缘”。前殿厅堂之间天井中有一水池,清泉从地下喷出,清澈透人,四周围以石栏杆,池中有石龙头,均为明代风格。后殿三清殿面阔11.45米,进深20.61米。大殿顶拱为木结构八卦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前后两栋均面阔三间。十八拱为绵延向上的拱形走廊,由十八个砖砌拱形构成。蜿蜓曲折,逐级而上共为七级台阶。各拱之上盖有瓦料,用以遮阳避雨。十八拱长廊长25.55米,宽13.29米,每拱的大小约一丈见方。“十八拱”建筑样式颇具特色,堪称横龙洞一景。

五陂镇:萍乡市安源区辖镇。市蔬菜基地之一,1958年属安源公社,1966年析置国营五陂下垦殖场,1984年改乡,1994年更名五陂镇。位于市境中部,镇府驻五陂下,距区府5公里。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1.6万。处丘陵地带。五陂下河自东入境流经中部。319国道过境。辖五陂、册雷、长潭、大田、乌源5个村委会和王坑、新街、石门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炭、建材、化工、造纸…… 五陂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宝积寺
上一篇 秋收起义纪念碑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0124.html
安源区周边景点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自助旅游,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纪念性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距萍乡市城区6公里。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安源路矿工,2017年2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江西萍乡市安源镇安源镇:安源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郊,距萍乡市区5公里,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公倾,下辖6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有驻镇单位11家和企、事业单位16家,有1所中学,6所小学,总人口3.6万元,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安源现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秋收起义广场
秋收起义广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秋收起义广场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旅游景区属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主类中的碑(林)、广场亚类型,位于萍乡市市区建设路与萍水河交汇处,是集纪念、-、娱乐、休闲、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她的建设旨在纪念秋收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并丰富广大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广场总面积为346亩,绿化率为60%。广场以萍水河为纽带,由中心广场、西北广场、东南广场、东北广场组合而成。秋收起义纪念碑位于广场中央,占地900平方米,碑高30.9米,1999年9月9日原国家领导人为秋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小金山旅游景区
小金山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小金山旅游景区位于红色安源“工人运动”发源地东面,南面有明月湖风景名胜区游览区,周边有闻名全国的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世纪广场、秋收起义纪念碑、卢德铭烈士纪念碑。景区总面积4388000平方米(已开发面积330000平方米),景区内有景区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有天然水源的游泳池、小金山煤矿旧址、关门石观光游览区,回音谷,野营区,休闲农业观光区,科普植物园区,生态果园区等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关门石位于景区入口处300米,是进入景区的必经之地,相向而立的两块巨石,高大雄伟,形似高耸石门,故名。关门石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抗日战争期间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安源森林公园
安源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安源森林公园位于江西萍乡市城区北部杨岐山区和南部安源山、乌龙山、仙峰岩一带,分为南北两大片区,总面积为7866公顷。环绕大半个萍乡城,园内山岳耸峙、峰回嶂叠、森林茂密、泉流瀑飞、洞奇岩异、古刹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公园北至庐山约400公里,南至井冈山约200公里,东至南昌280公里,西至长沙95公里。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320国道横贯南北景区之间,319国道又将南北景区联成一体。公园内外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是连接长沙、南昌、韶山、井冈山等名城和旅游胜地的枢纽。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辽源小号大道1号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