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金融街
解放路金融街
解放路金融街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和平区,解放北路金融街邻近海河,西北起解放桥,东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曾是外国银行集中地,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现今仍为天津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之一。这里文物建筑荟萃,现存风貌建筑数十幢,大部分都有百年历史。来到此处的游人可以感受到天津乃至中国金融业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发展历程。

以解放北路为轴心的天津金融城项目已正式启动,未来将打造一个开放型、智能化的金融综合服务区。金融城规划建筑面积210万平米,包含金融、保险、证券等七大板块,分为金融交易服务区、金融广场、商务公寓区、酒店区等区域。

这是一条记录天津百年沧桑的街道。

它的名字就是一部历史。法国人称它为0国路,英国人称它为维多利亚道,它又因贯穿了英租界和法租界,处于两租界的中心而被称为“中街”。今天它的名字叫解放北路。但一百多年来,人们更愿意按照它的功能特点称其为“金融街”。更有人称其为“中国北方的华尔街”。

历经百年风雨,这条2300米的金融街及其附近保留下来的金融建筑大多仍保持原有风貌,记录着百年金融街辉煌历史,也见证了金融街的历史变迁。今天,这里仍有26家常设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等七家中资银行天津分行均在此办公,使这里成为天津金融机构集中的地区和全国闻名的金融一条街。

作为天津乃至中国北方金融业聚集地,这条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

1860年,英法两国先后在天津租界内修路建房,并从法租界万国桥(又名法国桥,今解放桥)开始,向南拓建一条主要交通干线,贯穿两租界,成为当时英、法租界的中心地带,是租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随后,各国银行、保险公司、洋行、轮船公司等纷纷来津设立机构,从事通商贸易。1880年(清光绪六年),英国汇丰银行首先来津筹设机构,成为天津的第一家外国银行,并于1882年(光绪八年)在这里开业。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英、法租界中街设立了10余家外资银行。

由于外商银行集中,一些较大的洋行和保险公司争先这里开展业务。

在清末民初,中国新式银行逐渐兴起并在这里聚集。1937年以前,这条街已成为北方著名的金融中心。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外商银行相继撤出天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解放北路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在此设立天津分行。

金融街建筑独具特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的银行建筑大多由钢筋混凝土和大理石、花岗石、红砖等材料建成,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造型,门前设有巨型柱廊,造型华丽、大方,表现出庄严、稳定、肃穆的气氛;20世纪30年代以后则多采用混凝土材料,外形挺拔,富于现代功能;而80年代以后,新建的银行高层建筑,体现了都市风采,显示了时代的风格,装备了现代化的多功能设备,标志着现代金融业的新发展。

2006年天津市政府制定了投资145亿人民币,以解放北路为轴心的天津金融城建设规划。金融城占地面积113公顷,规划新建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修缮保留老建筑80万平方米,并完善配套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金融老街正在重生。

上一篇 华蕴博物馆
上一篇 天津和平路金街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027.html
和平区周边景点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五大道并非正式地名,实应为六大道,即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后成流传甚广的俗称。因曾为英租界,遗留的众国各式风貌的建筑变成了最亮的风景线。首推马场道及睦南道,道路不宽,却坐拥300座小洋楼,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著名的,或是鲜为人知的。细寻就里,惊喜更多。游览五大道的方式,最特色的莫过于乘坐马车;此外还可乘人力车或电瓶车游览,全程有导游讲解。不过,五大道更适合闲逛或租辆自行车,如行程不是很紧凑,不妨静下心来闲逛一下。五大道是一个区域的泛指,位于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这里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常德、

天津市和平区
华蕴博物馆
华蕴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华蕴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市河北路和睦南道交口,是天津首家私人博物馆,以收藏古文物数量及品种最多而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华蕴博物馆,天津市首家私人博物馆,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点。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路283号。是展示中国古代石刻、木雕及瓷器等文化艺术的综合型博物馆。该馆陈列的展品囊括了从西周至清朝各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铜器、石刻、木雕等100多种,2000余件文物。馆内拥有现存量清道光年间的“圣旨”,各种石刻、古代兵器;与云岗石窟同时期的北魏、北齐、及隋唐的佛教造像100余尊,其中多数都是孤品;从汉至

天津市和平区
天津静园
天津静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静园初名乾园,为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1929年7月—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于此居住,更名“静园”,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园内建有折中主义砖木结构楼房一座,融西班牙式和日式风格于一体,草木葱郁,静谧宜人,是天津租界时期庭院式私人宅邸的典型代表。一座宅院,收藏着几代主人的细枝末节,他们中有北洋政府高级官员,有晚清末代帝后,有国民党天津警备司总司令,有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文艺工作者,也有很多不曾留下姓名的普通人。走进静园,仿佛时空交错,城市中心的喧闹被高高的院墙阻隔在外,只余阵阵鸟鸣如背景般意味悠长,适合

天津市和平区
瓷房子(赤峰道)
瓷房子(赤峰道)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瓷房子(赤峰道)是每个到天津的游客都不会错过的。这是一座用数万件古董瓷片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瓷房子所用瓷器和瓷片年代从汉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窑址除五大名窑外还有龙泉窑、耀州窑等,中国所有官窑、民窑瓷的种类几乎都可以在这里看到。4亿多片古瓷片、5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400多件汉白玉石雕、近百只瓷猫枕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屋外的排水管,也用瓷片、水晶和明清瓷猫枕包装。天津很有味道,当然,这种味道不仅仅只是香喷

天津市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