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宫牌坊位于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湾里组北4000米,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0)。二柱一门三楼两重檐,两侧有翼墙。砖石结构,高6.48米,宽4米。侧翼两墙各高3米、宽3米。主楼歇山顶,檐下饰斗拱,房柱上有浮雕花饰,嵌“万年宫”匾两块,并刻有“本宫住持游大昌立”、“大明弘治七年申寅岁冬月竖”等题记,主柱下有抱狮石。该牌坊对研究当时道教习俗、牌坊建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明洪武元年,道士-隐在浮云宫废墟上再创道宫,立为“正一丛林”,浮云宫香火再次旺盛。明弘治七年冬,浮云宫的道士为重整山门,在浮云宫前竖起了一座碑坊,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书写了“万年宫”三个大字。明武宗正德年间,浮云宫奉明武宗之敕改建为“万年宫”,浮云宫之名遂废。牌坊正上方那块青石板上端刻的“敕”字,以及牌坊两边用正楷雕琢的“北位清高冯水一方之胜,圣恩重立浮丘亘古之光”的楹联。
万年宫是于师道(亦称正一道)供祀神仙之所。万年宫牌坊为这一道建筑群的导入部分。牌坊前有九龙池,会仙桥,现遗址依稀可见,牌坊后有召神台、八百洞天
万年宫牌坊位于华林山,牌坊正楼高6.84米,边楼高5.5米,全宽10米,4根花岗石柱一字型排列,组成4柱3间,中间敞开,左右2间用青砖砌墙,正楼匾为长方形青石板。正面刻有“万年宫”三字,牌坊上文字均楷体,阴刻。
赤岸镇:赤岸镇地处奉新县城西南郊,东接赤田、西至会埠镇、南邻高安市江家乡、伍桥乡,北界冯川镇。驻地赖家地,距县城1公里。明清时,赤岸先后属奉新乡、同安乡。解放前夕属一区洪塘乡、沿里乡,建国后仍属一区。合作化时没有历富、洪塘、赤岸、沿里等13个乡,1958年由这13个乡组成赤岸人民公社,以当时驻地在赤岸村,因而得名。1962年分为赤岸、街子、沿里三个公社。1968年又…… 赤岸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