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阳窑址
丽阳窑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阳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昌江区,丽阳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阳古瓷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南21公里,遗址分布在丽阳乡彭家村和丽阳村之间的瓷器山西坡和碓臼山南坡。烧造时间从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镇市区以外—‘处相对集中的瓷器生产地。

丽阳古瓷窑址的范围较大,烧造时间从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镇市区以外—‘处相对集中的瓷器生产地。该窑址发现并发掘元代晚期的龙窑窑炉和明代早期的葫芦形窑炉各一座。

丽阳古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21公里,遗址分布在丽阳乡彭家村和丽阳村之间的瓷器山西坡和碓臼山南坡。该处瓷窑遗址的范围较大,烧造时间从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镇市区以外—‘处相对集中的瓷器生产地。该窑址发现并发掘元代晚期的龙窑窑炉和明代早期的葫芦形窑炉各一座。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阳古瓷窑位于丽阳村碓臼山南坡,长24.3米,窑室最大的宽度4米,窑内未经扰乱的匣钵摞叠成柱状,排列整齐,窑壁保存较好,这是迄今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未经开启的元代瓷窑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龙窑窑炉型制比较特殊,火膛较深大,窑炉左右两壁外弧,炉壁近火膛处微内缩,尾部砌成圆弧形且没有龙窑常见的排烟孔等设施,这几点都是明代典型葫芦形窑的主要特征。丽阳出土的元代晚期的龙窑窑炉形制揭示了龙窑向葫芦形窑变化的过程,在陶瓷窑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明代早期的葫芦形窑炉位于彭家村瓷器山西坡,长10.9米,窑室最大宽度3.4米,窑门、火膛、窑床保存较完好。葫芦形窑炉是明代景德镇地区流行的烧造瓷器的窑炉,其图像既见载于《天下开物》,在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和湖田明代窑址也发现有实例。

出土瓷器有五代青瓷,宋元影青瓷,元代青花和釉里红,明代青花、仿龙泉釉、仿哥釉、黑釉、白釉瓷器等。器型有碗、盘、高足碗、高足杯、罐、执壶、炉、盏等。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阳古瓷窑址的发掘揭示了景德镇地区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的窑炉由龙窑到葫芦窑的变化过程。
延伸阅读: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鹰潭龙虎山
上一篇 镇窑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0664.html
昌江区周边景点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是全省唯一一家座落在城市中心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集中再现了瓷都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被人们誉为最具中华神韵的陶瓷文化景区。位于景德镇市瓷都大道古窑路1号(伊龙大酒店旁),景区距机场、高速路口、火车站均在十分钟左右车程。景区清代镇窑是景德镇清代蛋形窑的唯一遗存。2009年重新修复镇窑窑炉,10月份国际瓷博会期间成功复烧,荣获“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除清代镇窑外景区用从近及远、寻根溯源的方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
得雨生态园
得雨生态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得雨生态园处景德镇市的得雨生态园一期地处景德镇市西南郊区,占地面积600亩,离市中心约6公里,位于瓷都大道东侧,昌江西岸,紧靠206国道公路线,距皖赣铁路线上的景德镇南火车站仅2公里,离景德镇市罗家飞机场约8.5公里,水、陆、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母公司江西德宇集团是我国首批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始终以科技为先导,开发生产绿色健康食品。得雨生态园是江西德宇集团属下的一个集科研、种植、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自2001年11月动工建设,背靠南山,侧倚昌江,紧邻江西德宇集团总部,内设省级生物食品研究中心,二期位于市生态路南侧,占地70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
冷水尖生态风景区
冷水尖生态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冷水尖生态风景区地处世界文明的瓷都中国景德镇南区,位于鱼山镇东部与荷塘乡西部交界处、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岚山山脉——飞凤岭。吕蒙桥以西,南北走向,长4700米,宽3000米,海拔531米,山地面积约1000多亩。植被以幼林、灌木为主,另有不少珍贵的动、植物。山上有条曲经通幽的小道,那时每天都是车水马龙,它可通往乐平、涌山、渔山、鄱阳等地。很久以前是一条古驿道,也可算是交通要道。山上仙水泉传说是仙人铁拐李用拐杖点化而成,此泉水仙气甚灵,再加上山上观音殿香火旺盛,每年前来朝拜、求取仙水者络绎不绝。冷水尖是我市最早的佛教发祥地之一,距今有上千年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
官庄窑
官庄窑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官庄窑包括官庄窑陶艺创作中心,宋御官庄窑,古艺斋,和陶艺术中心。官庄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吕蒙乡官庄村。据史料记载,官庄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北宋年间起,景德镇官窑的制瓷工人聚居于此,故得名“官庄”。自古以来,制瓷工人收入低,工作艰辛,官窑的制瓷工人在为达官贵人制造瓷器之余,自行搭建简易窑炉,将官窑的工艺带到了民间,在自己的聚居区制造瓷器售卖补贴家用,“官庄窑”由此而来。自清乾隆元年,大督陶官唐英为获得更多的优秀的制瓷工人,在官庄村附近开设御窑瓷厂(现古窑)。为提高制瓷工人的积极性,唐英私下默许了制瓷工人私开窑炉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