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楼
杏花楼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杏花楼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东湖区,杏花楼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类型:古建筑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湖路29号

简介:

杏花楼俗称“水观音亭”,位于南昌市南湖路29号,地处南昌四湖之一的南湖北侧的湖心岛,东、南、西、三面环水,北侧经小石板桥连接与环湖路和建德观街相邻。

杏花楼始建于唐,明武宗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曾为宁王朱权五世孙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一度是相国张位(字洪阳)的别墅,始称“杏花楼”并延续至今。楼西设“闲云馆”,是文人结社聚集之地,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人在此多有吟咏。清时,为祀娄妃而在西侧另建“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俗称“水观音亭”(水观音亭于文革初期毁为平地,不复存在,杏花楼与之一墙之隔,连为一体,故人们习惯把杏花楼误认为就是水观音亭)。

民国8年(公元1919年),市民张喜猷牵头募捐重修杏花楼。

杏花楼前庭院草坪两侧立有“屏”、“翰”青石碑各一块,高3.27米,宽2.59米,分别由两块青石拼接而成。“屏”、“翰”两字传为娄妃以长发代笔书写,后经工匠镌刻成碑。杏花楼西南侧另有一块残存的元代“龙兴路龙沙天王禅寺舍利塔记”碑,残高2.1米,宽1.5米,碑文及图案清晰可见。

民国年间,著名画家傅抱石、徐悲鸿和著名老艺人范庆云等人曾在此居住,创作书画及雕刻作品。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它曾是我起义军打击驻守贡院敌军的一个战斗点。

杏花楼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在院内湖石、绿树的点缀下,显得格外轻巧恬静,让人流连忘返。《南昌县志》描绘杏花楼“湖水萦回,荷香四溢,中临水阁,仿佛杭之湖心寺也”;《江西同德善堂募修湖心观音亭小引》则说:“往来士大夫,凡登斯境者,莫不交口赞赏。湖光掩映,一碧万顷,俨然南海口之普陀崖”。
延伸阅读:
·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新庵里摩崖石刻
上一篇 叶挺指挥部旧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1822.html
东湖区周边景点
滕王阁
滕王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屡毁屡建,今日之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与古貌相比更为气派。滕王阁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据记载,李元婴于永徽三年迁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建此阁以为别居。由于李元婴封号为“滕王”,故名滕王阁。20多年后,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首次重修。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途经于此的王勃就是于此时写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阁序》。并由此令滕王阁名扬四海。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赞道:“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派的第一-,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旧址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旧址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中山路256号,占地面积4480平方米。原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旅社大楼外观呈银灰色,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共4层,原含96间房,平台屋顶的中央有两层小楼和一根旗杆。可凭栏鸟瞰南昌全城墙;这座雄伟壮观的中西合璧建筑物是当时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筑。1927年,这里曾是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由-、贺龙、叶挺、-、-,成功地领导了著名的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0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篇章。南昌因此被称为英雄城。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人民政府在此筹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门首悬挂的“南昌八一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