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避暑洞
秦王避暑洞
秦王避暑洞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巨野县,秦王避暑洞系西汉昌邑王刘贺废冢,位于巨野金山。在金山南麓,有一人工开凿的大洞,俗称金山大洞,世传为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建造的驻跸行宫,称之为秦始皇避暑宫。当地人又传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带兵征战,曾在此歇马,故又称秦王洞。经考证,实为西汉昌邑王刘贺营而未用的废冢。

据《汉书•武王子传》载:贺王昌邑十三年,后征为帝,因行-,被废为海昏侯,就国豫章(今江西南昌)。在汉代,帝王即位之次年,即营作山陵,昌邑王刘贺事多僭越,自治寿域,乃入立被废,客死他乡,不得归葬,营而未用,遂成废冢。此洞共有明道、侧室、甬道、耳室、主室等九部分组成。总长89.80米,最宽28米,石壁最高处15米,如壁如削。洞室整体结构布局严谨,开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洞内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涓涓清泉,自石罅中渗出,悬溜不断。“云开山上地,雨滴洞中天,径窄藤萝没,崖高日月悬……”,正是金山洞的真实写照。千古奇观,胜地佳境,吸引着历代众多的游客。有多少文人名士怀着几多感慨,几多赞叹,欣然命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和精僻的考证。明道两壁上现存宋以来的刻石44帧,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宋、金、元时期,这里曾为佛寺,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洞门上方的“敕赐大明禅院”六个大字,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内现存石佛像一尊,高约90厘米,为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造。雕刻精细,造型美观。

上一篇 春墓岗
上一篇 付庙民居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2015.html
巨野县周边景点
菏泽金山
菏泽金山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金山是一座颇富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山,属泰山余脉,相传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在齐鲁“山水圣人”黄金旅游线上。金山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春天百花怒放,夏日松涛宜人,金秋牡丹飘香,隆冬雪满枝头。麒麟洞、龙虎洞、金牛洞、玉兔洞等多处天然溶洞与圣母泉、神水泉等多处泉水遥相呼映。巨野八景中的“金册春晓,秦洞云霞”均出自汉代昌邑王刘贺的废崖墓,后称之为秦王避暑洞。当年,刘邓大军在此洞指挥过著名的羊山战役。金朝大定三年,皇帝赐封该洞为大明禅院。历代文人墨客在峭壁上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墨宝,形成了齐鲁大地古朴、历史遗风的壮丽画卷。始建于唐朝年间(公元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巨野洙水河水利风景区
巨野洙水河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巨野洙水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山东省巨野县境内,依托洙水河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92平方公里。洙水河形成于宋朝,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景观类型多样,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特色各异,相映成辉。景区积极打造洙水河景观生态轴和景观文化轴,营造城市生态带、洙水生态带和密林生态带,形成了“一轴三区多点”的景观布局。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巨野文庙
巨野文庙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位于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隅,永丰塔北约一百米处。文庙前后五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近百间。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形成文庙,中轴线两侧建有进德斋、修业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东华门、西华门等,东跨院为文昌祠,是儒学所在地;西跨院为启圣祠,后改作训导宅。地址: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隅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巨野县书画院
巨野县书画院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巨野县书画院位于县城洙水河公园内,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越,文化氛围浓厚,是一处集创作、培训、展览、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书画艺术工作机构。巨野县书画院是巨野县书画产业的窗口,一、二层设有七个展厅,三层设有培训中心、创作室。一楼设有贵宾接待室、麟州讲堂、能够接待200人左右的参观团体。培训中心每期可培训500人次,年培训2000人。巨野县美术家协会、巨野县书法家协会、巨野县农民书画研究会、巨野县工笔画学会均在此设立办公机构,指导画师学习和创作。并设有图书阅览室1个,20个座席,为画师学习、研究提供了条件。培训基地设有大型展厅5000平方米,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