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陈郝窑址
中陈郝窑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陈郝窑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薛城区,中陈郝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陈郝瓷窑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区西稍偏北10公里处,属于薛城区邹坞镇中陈郝村。

窑址北部是与钓台、卓山一脉相承的山麓,南部丘陵时起时伏,附近有煤矿,盛产瓷土,蟠龙河自北向南从村中流过,瓷窑址面积颇大,方圆约四、五平方公里。田野中、河流边散落很多古瓷片,俯拾皆是,整个村落就建筑在手工业作坊区的废墟上。村中自地表以下3米多深,全是不同时代堆积起的瓷片。历年来,村民在耕田翻土、开挖水渠时发现数以千计完整的瓷器,有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皿,有造形生动灵巧的玩具。中陈郝古瓷窑址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自蟠龙河出村东上为青瓷区。河床两岸散布大量青釉瓷片和窑具,一直延伸到北陈郝和张岭村南部。田野中窑址众多,土色有黑有红,耕土层之上随处可以见到古瓷片。岸边的瓷片堆积有的地段高达3米。瓷器碎片以青釉为多,黄釉、酱釉以及釉上施褐班彩时而可见。

1987年,对村北青瓷区进行了发掘,文化堆积共分六层,各层土质土色和遗物不尽相同,可以划分四期。第一期年代为北朝晚期;第二期为隋代;第三期为唐代、五代;第四期为北宋。可见这处遗址延续时代之长。以挖掘的文物看,可以分为窑具、瓷器、铜器三大类。窑具主要有三足支钉,筒状支具不规则形支具支柱、托座、匣钵、垫圈、五齿支具、蹄形卯模、垫饼、垫钉和垫板等物。瓷器有碗、胡人头像、罐、盆盘、钵、杯、盘口壶、高足盘、器盖、执壶、水盂、灯、埙、砚等。铜器主要有隋代五株钱、铜镜、北宋铜钱。

这次考古发掘,在青瓷区还发现了一份重要的遗迹。有料池、窑炉、灰坑等。料池平面呈长方形,池底犹保存3厘米厚的瓷土。隋代窑炉两座,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由火道、窑门、火膛、出灰道、中心柱、窑床、烟囱组成,隋代瓷窑炉在我国北方发现不多,在山东还是首次发现。这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古窑炉为研究我国古代的窑炉结构、瓷器的烧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唐代灰坑四座,出土大量可以复原的窑具和瓷器。

中陈郝窑址村北青瓷区发现的大量瓷器,造型古朴凝重,以实用为主,釉色青中闪绿,坚实耐用。过去研究瓷器发展史的学者大都持“南青北白”的说法,认为隋唐以前青瓷器产于南方,白瓷器产于北方。中陈郝发现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枣庄在隋唐之前就开始烧制青瓷了。

2006年中陈郝窑址作为南北朝至清代的古遗址,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偪阳故城
上一篇 薛城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2301.html
薛城区周边景点
冠世榴园
冠世榴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东西长45华里,南北宽6华里,面积达12万亩。该园区有榴树530余万林,48个品种,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并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3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枣庄冠世石榴园是一方美丽、富饶、英雄的土地,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坐落于枣庄市委、市政府西南6公里处,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西侧,占地9公顷,面积69万平方米。纪念园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王强墓、八大亭、影视城等20多个景点散布其间。目前,该景区形成“一书——小说《铁道游击队》,一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一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一碑——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一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五部剧——五个版本的影视剧《铁道游击队》”的以“战争文化”品牌为特点的红色旅游景区,使薛城(旧称临城)独有的“革命遗产”得己弘扬、继承和发展。现在,全山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