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子迟遗址
樊子迟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子迟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鱼台县,樊子迟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鱼台地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东夷太昊部族聚居,从境内栖霞堌堆等古遗址中,曾研究发现鱼台先民创造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早期文化。在此,“五里三贤”的佳话依然流传不衰,“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妇孺皆知。“三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人,且三人居处相距不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贤”。2005年原中共济宁市委书记王玉玺亲笔为王鲁镇常李寨村题词—孝看常李寨人。2008年鱼台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举办了鱼台县孝贤文化节。

樊子,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前505或515—?),春秋末鲁国人,亦说齐国人,孔子学生。其先祖出于周太王次子仲雍支孙仲山甫(鲁献公次子),辅佐周宣王,致宣王中兴,成为一代名臣,官至卿士,被宣王封于樊,赐樊侯,建樊国。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历史上的樊,在今河南济源市,原为商汤王后裔七族樊氏的居地樊陂,后改阳樊。周灭商后,周武王把商裔七族交由纣王之子武庚管理。后随武庚反周,被周公旦和姜子牙征伐,其余一分为三,一部交微子由商改宋,另一部交姜子牙迁齐监管;余部交卫国,由周公旦同母弟康叔监管,为奴,姓失。

仲山甫有三子,长子继嗣为君;次子在周为官,因不能继嗣为君,受封于汉水上建樊城;三子居任北,原鲁献公赐于次子仲山甫的食地寿张(现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何岗、耿村一带),以父封地为姓,俗称樊三公。居地改为樊陂。后成望族。秦统一中国后,设樊县,隶属任城郡辖。

据“宗谱”和史料记载:樊三公生子甲;子甲生伯虎;伯虎生东阳父;东阳父生公勤;公勤生皮;皮于鲁定公五年春(公元前505年)生樊子于任北樊。其祖墓冢都在今济宁市任城区西北二十里许南张镇西,文革前西有樊三公冢,樊子墓和樊氏汉墓群(俗称樊家堌堆,樊家林)。

樊子少孔子四十六岁,十八岁时,曾去曲阜拜孔子为师,但当时因孔子周游列国未回,未能如愿。后同冉求仕于季孙氏,深得冉求信任。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伐鲁,冉求率左师御齐,樊迟为副将,他作战勇猛,率师冲入齐军,大败齐师,取得胜利,立了战功。当年秋,孔子回鲁,收樊子为徒,并为孔子赶车,不离孔子左右,是孔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

樊子勤学好问,求知心切,曾三问孔子“孝”、“仁”、“智”,当面向孔子请教种田种菜;即使在陪孔子散步午雩台下还问:“崇德”、“修匿”、“辨惑”等问题。仅三年,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通。这是在孔子弟子中所少有的。

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樊子守丧三年。时不久进入战国,樊子为避战乱,尤为昔战齐故,曾一度在邾、陶隐居。后同闵子、宓子来棠地办学,传道济水一带(现鱼台武台),弟子数百人。世称五里三贤,既出其故。

据传樊子来棠后,不但积极协同闵子、宓子办学,还关心当地的农业生产,他根据当地地势涝洼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挖方坑筑台田,形成了粮基鱼塘、圃基鱼塘、果基鱼塘、桑基藕塘等生产模式,广为流传,至今还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作用。

鲁悼公十四年秋(公元前454年),闵子、宓子、樊子驱车同去曲阜祭奠先师孔子,途中樊子因风寒暴卒于陶,终年52岁。在闵子、宓子的主持下,将樊子葬于原故居樊庄村(现鱼台县樊庄村)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武棠亭下。距今已两千四百六十余年。樊子祠、府原在其故居樊氏村内,因历史原因,清乾隆四年改建在武台村中。

樊迟墓位于鱼台县王鲁镇五台村南50米处,西距武棠亭遗址约300米。一九八五年定位鱼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定位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建国55年来第三批定位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暂定为一万平方米。

王鲁镇:王鲁镇是省政府2000年确定的鱼台县唯一的中心镇,位于县城西部,东至县委东临的西支河,西至王鲁镇所在地的惠河,南至南环路,北到湖西大堤,是县委、县政府机关所在地。全镇总面积39.9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总人口33491人,耕地面积37420亩。全镇现有行政干部29人,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9人。事业干部16人,事业工人63人。王…… 王鲁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孟母三迁祠
上一篇 孔府宴酒业有限公司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2533.html
鱼台县周边景点
鱼台太公庙
鱼台太公庙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太公庙位于李阁镇驻地东北,距镇政府4公里,据考证,此座姜太公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虽经历代多次修葺,但大殿、配殿、山门仍毁于民国的兵患水灾。现存庙宇为2002年由姜太公141代孙姜广祥等族人筹资(在其旧址)重建(太公庙占地3000平方米)。景区自2010年开始接待游客,2012年被济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客服电话:0537-6343333地址:济宁市鱼台县李阁镇太公庙村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
旧城海子遗址
旧城海子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鱼台县旧城海子钓鱼台风景区位于鱼台县王庙镇旧城里村一带。东西长2200米,南北长1400米,有水面积高达280万平方米。旧城原名黄台市,因黄水不没而得名。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始迁县治于此。历史景点及名人众多,著名的景点有“龙台飞雨、古塔凌云、金沙晓行、龙台飞雨、郎桥夜月、蒲海青烟、荷河归帆”等,历史名人有:孔子七十二贤之孝子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等;现代名人有戏剧家董小吾、书拥屈万里等。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七月,黄河决口于铜山县的孙家集。9月13日,洪水灌城,官舍民房全部倒塌,城址沦为湖泊。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
五里三贤景区
五里三贤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鱼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闻名遐迩的“孝贤故里”。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东夷太昊部族聚居,从境内栖霞堌堆等古遗址中,曾研究发现鱼台先民创造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早期文化。此地,春秋时为棠邑,战国初称方与,秦一统天下,又置方与、湖陵二县,直到唐宝应元年(762年),因遗有鲁隐公观鱼台,始称“鱼台”。至今,“五里三贤”的佳话依然流传不衰。“三贤”是指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人,孔子逝世后,闵子骞守墓三年。此后,为躲避战乱,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自鲁国都城(今山东省曲阜市)迁移至棠邑(今山东省鱼台县)设坛讲学,从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