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翟山村
武翟山村
武翟山村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村位于嘉祥县城南12.8公里,纸坊镇驻地东偏南3.3公里,武翟山之阴。北紧靠济宁机场。全村耕地108公顷,351户,1335人。武翟山附近有人类居住始于商代。时商贵族武丁后裔便在此聚族而居,直至东汉末年。因为武氏家族居此,所以临近的山取名武宅山,后演变为武翟山。后人在此立村,村名也取名武翟山。

紧邻机场为发展旅游特色村提供了少有的优越便利条件。济宁机场辐射济宁、泰安、枣庄、菏泽、商丘、濮阳、淮北以及苏北等苏鲁豫皖四省八市近4000万人口,是山东省重要的、鲁西南唯一民用航空港。机场的开通对于改善鲁南、鲁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陆路、水路、空运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济宁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济宁曲阜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青岛六大枢纽航线,初步构建起连通国内热点城市的航空网络,随着其他计划航线的陆续开通,济宁机场正逐步发展成为孔孟之乡与外界连接的空中桥梁。武翟山村北紧邻济宁机场,仅一路之隔。

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特色村提供了基础。武翟山村北有武氏墓群石刻,为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武氏墓群石刻是东汉时期武氏家族墓地的石刻建筑,现保存阙室、武氏祠画像石陈列室和西长廊共三个陈列室。主要文物有46块画像石、汉碑两块、清碑11块,石狮、石阙各1对,碣1块;另外,嘉祥县出土其它画像石77块、隋碑1方、清墓志铭4盒、黄庭坚书法刻石(明)4块。其家族墓地形成,当在东汉晚年的桓、灵时期。武氏祠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有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仙人、祥瑞灵异等多类题材,是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珍贵资料。特别是刻画帝王圣贤、孔门弟子、忠臣义士、孝子烈女等历史故事题材的画像,内容众多而集中,且画像旁有文字榜题,反映当时社会宣扬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武氏祠画像石雕刻技法主要为减地平面线刻,物像外留有细密平行的凿纹。这种压地隆起的技法,既保持了平齐的壁面,又使画像跃然而出,凝重醒目,细腻生动。其中一对石狮,昂首扭颈前视,张口怒目,造形逼真,主要骨架甚至毛皮刻线均清晰可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狮,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日寇侵华时,曾在翟山村制造了一起震惊鲁西南的惨绝人寰的大血案,史称“武翟山惨案”。当时仅500多人的村庄,就有127人被残酷杀害,上有75岁的老人,下有13岁的儿童。

武翟山村南有紫云山、武宅山。山上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全山被果林覆盖,主要有桃树、杏树、柿子树、核桃树等,是游客采摘活动的好地方。村内保存着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石质古民宅,极具地方特色。村南有洙赵新河水系。全村环境优美,街道整洁,民风淳朴,村风文明。

地址:纸坊镇武翟山村位于嘉祥县城南12.8公里,纸坊镇驻地东偏南3.3公里

配套服务设施:

可就餐,人均消费60元/人,无客房,有停车场所。

上一篇 南武山西村
上一篇 嘉祥县青山村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2563.html
嘉祥县周边景点
武氏祠
武氏祠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筑物,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一对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
曾庙
曾庙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庙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23公里南武山南麓的曾子故里。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曾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重建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展、东西庑、戟门各三间。次年,又于庙右创建莱芜侯祠三间。明-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东巡按金洪因庙制简陋,秦请扩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庆年间,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五经博士曾承业秦请重修,当年九月动工,年底竣工。这次重修,奠定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