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洞
青华洞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青华洞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任城区,青华洞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青华洞”,又名吕祖堂(长清观下院),是山东济宁一处道教隐宗妙真派的道观,原址在中区政府西临,济宁师专附中院内,现有遗存石碑,坐北朝南,始建于元朝,总面积一万平方米,清康熙十二年版《济宁州志》记载:青华洞,原为孝廉五敦临之花圃胡若琦筑为堂,祀纯阳真人,乔木森郁,亭台池馆,岭岈幽邃,入其中若无异穿谷,大门左边有钟楼,后院有亭子,东西堂六间、大殿三间,洞后有太乙救苦天尊殿一大间,斗母阁三间,(供斗母、南北斗神象),东院有竹林,十方堂三间,常年香火讨忏求药不断,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有吕祖盛会。常年专职道士二人每天上街收拾字纸,集中焚化,把灰送到河里冲去,谓之敬惜字纸。

住持韩至湘1958年将此庙让给学校,将吕洞宾神像移至半截阁火神庙内供奉。1966年“文革”停止活动。

济宁新青华洞于2003年开建,历时三年,现已对外开放。新青华洞完全按照原青华洞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设计,它位于任城区廿里铺镇鹿鸣山庄内,占地8亩,由南往北,依次是单檐大门,青华洞石匾为书法家程宝源大师所书,,大门左右红墙青瓦上写有“道法自然,无量天尊”大门内左右门神,上有 “洞天福地”牌匾,东边为三间知客房,西边为三间斋堂,过小桥中间为重檐上马亭小瀛洲,池水环绕,东有石塔,过小桥后就是主殿纯阳殿,牌匾为中国道协副会长黄信阳所题,内塑吕祖神像,东西有“天根”“月瑶”两殿,纯阳殿后面是假山,内砌有石屋为青华洞,内供太上老君神像。假山西面是姐妹亭,名曰:“明德”.“玄静”东有祠堂,假山后面为二层0名曰:藏经阁,牌匾为书法家杜怀义所题,植被茂密,以松、竹为主,衬以银杏、大叶女贞等。整个建筑按原景观进行建设,古色古香,以“清静”体现了道家的文化思想。后边鹿鸣山庄以苏州园林的格局进行设计,山庄内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流泉飞瀑、鸟语花香,俨然一处世外桃源景象,为道教信众修行的好地方,是广大市民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上一篇 金钢山酒文化旅游区
上一篇 济宁城市展示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2615.html
任城区周边景点
济宁市南池景区
济宁市南池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南池景区是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古典园林公园,突出“以绿为题、以水为魂、以文为胜、以人为本”,荟萃了运河文化、李杜文化、王母文化,包含了王母阁、少陵祠、古南池牌坊、晚凉亭、南池荷净牌坊、碑廊、九龙叠水、乔羽艺术馆、古南池桥、爱情博物馆等景观。其中,北部景区为历史文化景区,主要景点有王母阁、晚凉亭、杜甫茶舍、诗碑、牌坊、少陵祠等,通过建筑、小品、植物景观来追忆南池胜景。南部景区为生态旅游景区,有树木园区、花卉园区等,形成“群芳探幽”的迷人景色。“南池”就是指“王母阁”,原名“古南池”,建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6年),面积4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济宁蓼河水利风景区
济宁蓼河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蓼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济宁高新区,依托蓼河及其连接的吟龙湖、哕凤湖、祥云湖、荟萃湖、知新湖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524平方公里。蓼河北起德源路桥以北200米,南至济邹公路(S342),全长7.566km。蓼河是泗河的重要泄洪排涝支流,下游入洸府河干流,河道全长25.0km,流域面208.2km2。蓼河流域现状地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处46.0米以上,最低处不足37.0米,地面坡降约1/1700,为本区内主要除涝河道,长年静态蓄水量50万立方米,吟龙湖、哕凤湖、祥云湖、荟萃湖、知新湖五湖连接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济宁城市展示馆
济宁城市展示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济宁城市展示馆是市委、市政府投资建设,由济宁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管理运行,是集城市展示、科普教育、学术交流于一体综合性城市展示馆。展示馆坐落于太白湖新区、济宁大道路北,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共三层。由工程院院士崔恺主持设计,外观造型优雅稳重、寓意丰富,各展厅设计为独立的‘城’,串联在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大屋顶’下,象征着济宁都市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建筑以深远优雅的挑檐、通透的玻璃幕墙和“大屋顶”展示了超尺度力学震撼。展示馆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为布展主题,设序厅、人文济宁、古邑春秋、泱泱文脉、建设成就、综合交通、生态宜居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顺河东大寺
顺河东大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大寺座落于济宁市中区南关回族聚居区内,是鲁西南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1992年由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寺院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许多古建筑专家认定寺院建筑的伟大壮丽,的确是前所少有的,为全国清真寺建筑之最。东大寺自明朝以来历代均有修葺,清朝乾隆年间敕建始成最后规模。1980以来,由政府拨款和群众乐捐,进行了全面修整,古寺面貌焕然一新。整座清真寺规模宏伟大气,设计上独具匠心,在讲究整齐、宏伟的中国建筑理念中融入阿拉伯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建筑群坐西朝东,以砖木结构为主,也有砖石、木石和砖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