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山村
下法山村
下法山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莱芜区,下法山村

据《王氏祖谱》记载,明嘉靖年间王姓建村,原名下刷干, 1953年改称下法山,有王、穆、李三大姓。村内古建筑是村民就地取材,用石头垒砌,麦秸盖顶,因当地石头多为“黄石”,房屋颜色呈现独有的浅黄色。村中古屋200多座、辘轳古井3眼、古碾4盘、康熙乾隆时期古碑4块,有6种形态的栓马石。明清古商道穿过村中心。“吉星高照”与“泰山石敢当”镇宅之物在一村中同时出现,是齐鲁文化在此和谐交融的体现。村中大街旁,有两棵古槐,一大一小,俗称“父子槐”。村后旗杆顶、古石寨传说悠久,村前红叶谷景色秀丽。该村矿泉水富含53种矿物质,在国内属一流水质。

古井

相传,因此处有一泓清泉,立村始祖才在此扎根生活。后来,随着人口增多,村民就凿泉砌井储存泉水。为方便村民取水,安置了木质辘轳,木辘轳磨烂了,又换成了铁辘轳。井筒圆形,直径80厘米,井口方型,井深 10余米,井水清凉爽口。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了下法山村一代代儿女。

拴马石

拴马石千姿百态,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拴马石既有拴系牛、马、驴等牲畜的功能,又具装饰性——显示气派的门前点缀,堪称庄户人的“华表”。建房时,村民在面向道旁的石墙上砌拴马石,方便商客拴“马”休息,表明主人敦厚善良,乐于助人。虽现已斑驳陆离、但内径圆滑,反映了当时人来熙往,骡马欢腾的景象,记载了古村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拴马石是一个村落、一个家庭的记忆,老人说“摸摸拴马石,灾气全年无。”

古影壁

古影壁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取材于当地独有的“十八行子”青石,中间为一大“福”字,四周各有四只蝙蝠,共同组成五福。寓意“五福临门”。居中“福”字代表“好德”,仁善、宽厚之德,又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为福之根,福是德之果,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能培植其它四福(长寿、富贵、康宁、善终)不断增长。古影壁四周石框上阳刻一副对联: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秀”,下联“户临绿水万代清”,横批是“耕读继世”。

泰山石敢当

当地人认为,房屋冲着道路、房檐墙角棱等会有煞气,对房主人不吉利。建房时,在冲路、冲房檐的房屋墙上安上一块写有“吉星高照”或“泰山石敢当”的条石,可以化解煞气。用“吉星高照”化煞是齐长城北齐国习俗,用“泰山石敢当”化煞为鲁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此村是鲁国最北的边塞小村,齐鲁两国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当地齐风鲁韵的民间文化。

拐弯抹角

拐弯抹角为当地独特的建筑形式。村内街道遇到转弯时,房屋墙角在2米高以下总是抹去棱角,像刀砍斧削掉一般,故为“拐弯抹角”。抹角上端和下端探出的石板却保留了直角, 当地人称之谓“ 上不让天, 下不让地, 中间让和气”。当地人的这种做法是为最大限度方便路人通行,尽可能利用空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互敬互让、和谐共处的理念。现已发现“一线五村”共有50余处“拐弯抹角”仅卧云铺村就有18处之多。

父子槐

父子槐为两棵古槐树,大的树龄在 1000年左右,小的树龄在500年左右。小槐树为大槐树根系发芽而长成,故名“父子槐”。子槐树头枯死,但周围却枝繁叶茂,寓意“富贵无头”。父槐又称作官槐,为古代官家在官道旁种植,每隔5华里种植一棵,起标志距离、方便行人的作用。父槐与上法山古槐正好相距5华里。

古官道-官屋

据传,古官道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来往的重要商道,秦统一六国后成为官道加商道,直到解放前,这条商道一直是淄博陶瓷通往淄西地区的重要路径。官屋就是官家驿员暂住休息的地方,后来成为过往客商的“旅馆”。下法山村现存4块古石碑,记录内容分别为重修龙王庙、观音堂、九圣堂和创建白衣殿,最早者立于大清康熙年间,最晚者立于大清咸丰年间。现埋于官屋中。

进门撞山

“进门撞山”为本地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又名“一宅两院”,在大门口进门处正对一房屋的山墙,这一房屋将本为一体的宅院分成左右两个院子,故名进门撞山一宅两院。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蕴藏着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期盼,寓意“进门撞山,既出秀才也出官。”

穆乐义古宅

穆乐义,出生于1896年,是远近闻名的爱国商人,年轻时经营皮货、椒皮等生意,因经商有道,成为富商,在青岛、济南、上海、天津等地均有商铺。抗战时期,他倾其家产支援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出资治山治水,绿化荒山,支援国家建设。该古宅为穆乐义故居,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就地取材,凿石成砖依山而建,上下两层,内外两院。

上一篇 中法山村
上一篇 卧云铺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3688.html
莱芜区周边景点
莱芜龙山
莱芜龙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龙山景区位于茶业口镇西嵬石村,北依瀛汶河,西临雪野湖,东靠长勺古战场,南与吉山林场相接。景区山势蜿蜒起伏的自然山势,犹如一条巨龙静静盘卧,山脚下的龙潭,恰似一颗镶嵌在崇山峻岭中的明珠,形成相为呼应,蔚为壮观的“游龙戏珠”的奇特景象。山上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一年四季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区处于古战场(长勺之战)所在地,有齐鲁古道和民俗遗址,阅尽历史沧桑,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是集生态观光、民俗旅游、疗养保健、娱乐休闲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区。地址: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南卫石村茶业口镇: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位于古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战役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莱芜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史上运动战的光辉范例,是世界军事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之一,电影《南征北战》、《红日》都是以莱芜战役原形拍摄的。莱芜战役纪念馆是1997年在原莱芜革命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2007年,为纪念莱芜战役胜利60周年,对莱芜战役纪念馆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馆名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上将题写。革命烈士纪念塔矗立于纪念馆的中轴线上,为全国100个重点纪念塔之一。展览馆分为序厅、战前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五个部分,整个展览设计在继承了我国传统陈展理念和手法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国内外现代先进展览艺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房干生态旅游区
房干生态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房干生态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莱芜市莱城区北部的雪野镇房干村,北靠济南、东临淄博,西与泰安接壤。09国道穿越而过,交通十分方便。该旅游区海拔近千米,属泰山山脉。其景色山峻川媚,鸟语花香,四季皆佳,被国际环保专家誉为“绿色天堂”。生态环保好,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占90%,现正在争取列-合国“全球生态环保五百家”。该旅游区有九龙大峡谷、金泰山、黑龙潭、望海峰、仙人洞、摩天岭、滴水崖、五老峰等八大景观。区内有40多个景点,集山、水、林、泉、潭、瀑、峡、洞为一体,汇黄巢、李本、张道一、陈甘雨、秃尾巴老李等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于一处。具有自然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莱芜吕祖泉
莱芜吕祖泉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吕祖泉旅游区位于著名的雪野水库北侧,距济南60公里、莱芜30公里,占地3800亩。据传吕洞宾在此-成仙,这里三面环山,森林茂密,山泉常年不断,自然景观众多,比较有名的有:白水泉、仙乳峰、仙乳石、仙拳、仙脚印、睡天鹅石、神蛙石、怪兽石、海豚石、仙人头、乌龟下蛋等。非常精美的建筑物有:牌坊、八仙洞、八仙亭、娘娘庙、大型风车、观湖亭、水库和八仙书画院、休闲餐厅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部。旅游区内各种水果、山枣应有尽有,使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特别是五月份的桑椹供游客免费采摘,更是我们旅游区内的一大特色。吕祖泉旅游区给济南、莱芜等近郊又增添了一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