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彩练
中环彩练
中环彩练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区,中环彩练指天津的中环路(中环线),它位于市中心区和市区外围之间。沿线与14条放射线相交,连接着工业、仓储和新建住宅区,是缓解市内交通的重要通路,也是"津门十景"之一,景名"中环彩练"。

过去天津市的道路纵横交错,车辆拥挤堵塞。那是因为解放前的九国租界地,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造成的。那时只有公路791公里,汽车300多辆。 市内运输大部分依靠搬运工人和2000多辆地板车。解放后,天津的市政建设和公路运输事业发展很快。1985年底,全市公路包括郊区达3791公里,比建国初增长5倍多。全市民用汽车有79860多辆,货车为53547辆,比建国初增长41倍。自行车增长到30倍。而道路面积只增加两倍多。因此,市内的道路交通状况已经很不适应人口增加、四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行车高峰时,车速平均每小时只有12公里。于是有民谣说:"天津市,一大怪,坐车不如骑车快,骑车不如步行快。"针对天津行路难的问题,市政府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于1985年提出措施,建设环形放射干道系统,由内、中、外三条环线和14条放射形干线组成,是全市交通大动脉。

中环线于1985年至198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建设工期只用了10个月。内环线和外环线也相继建成通车.内环线沟通6个区承担市中心客运交通任务。外环线承担货运交通任务,疏导对境交通。中环线承担市内客运、货运混行交通任务,减少穿越市中心区的车辆。中环线的建成,完成货运量约占全部交通量的80%,也为市容增添异彩。中环线全长34.5公里,路面全宽50米,其中快车道22米,设计车速每小时60公里。两边隔离带各2米,慢车道各6米,人行道各6米。中环线全线的隔离带中,全部栽种着碧桃、榆叶梅、月季、冬青、大叶黄杨,春天,榆叶梅、碧桃花盛开,火红的、粉红的、洁白的花鲜艳夺目。夏秋季,市花月季花盛开,有红色、有粉色、有黄色、有橙色、有绿色、有紫黑色、有复色、有二重色,争芳斗艳,香飘全城。冬天有冬青、黄杨独露苍翠,傲然临风。道路两旁能栽树的地方都栽种着垂柳、国槐、槭树、松柏等,不能栽树的院围、房墙上,也爬满了藤萝、爬墙虎,整个中环线,真像一条彩练,供行人观赏,一路青翠,一路芳香。

在中环线上,还有许多桥梁,它们像彩练上的明珠.沿线有跨河桥梁7座,即:勤俭桥、子牙河桥、红旗桥、芥园桥、复康桥、光华桥(四新桥)、盐坨桥。有立交桥8座,即:八里台、解放南路、中山门、东兴、东风、普济河道、长江道、王顶堤等立交桥。在立交桥中,中山门、八里台、五顶堤的立交桥设计新颖而实用,结构经济而美观。中山门立交桥即二宫立交桥,为苜蓿叶型与定向型的组合型式,外型像彩蝶飞舞,人们称它为蝶形立交桥。主桥的最高层为东西向,分设上下行两个单方向,为中环线的机动车道。下层为南北向,为津塘公路的机动车道.地面层为双向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这座立交桥的建筑,曾于1988年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八里台立交桥为苜蓿叶型的三层互通式立交桥。将匝道从平地抬到二三层之间,即第一层走非机动车,第二层供南北机动车直行,第三层供东西南机动车直行。在匝道围住的四片绿地花园中竖着四根高杆伞形灯。灯柱高37米,直径1.5米。王顶堤立交桥为本市首座定向互通式三层立交桥。设计主线为三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上下道分开,各种车辆定向行驶,每昼夜可行车5万辆次。其它立交桥如东风立交桥、普济河道交交桥等等,或如彩虹凌空,或如长龙卧波,也很经济实用,美观大方。这些立交桥都把中环线点缀得多彩多姿。

白天沿着中环线绕行一周,不仅能到两旁漂亮的居民楼群和工厂楼房,还会发现沿线连缀着许多公园和绿地,如佟楼公园、二宫公园、北宁公园、桃花堤公园、长虹公园等。这些公园绿地像翡翠玉珠挂在中环彩练上。夜晚,整个中环线的万盏高杆聚光灯闪烁齐明。登高一望,中环线更像一条光辉灿烂的环状珍珠长链,中山门蝶状立交桥、八里台立交桥、王顶堤立交桥则像更为明亮的珍珠。

总之,中环之行,可以使人观赏市花之美、建筑之美、园林之美,也可领略天津的市容概貌,留下现代化大城市的美好印象。

上一篇 天津古文化街
上一篇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371.html
南开区周边景点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楼上高悬“津门故里”大匾,标志着这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居民聚落点。金代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区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拓展的。当人漫步这条古老街道时,总要情不自禁地寻觅历史的踪迹,体会一下古味、中国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寻不能出情趣。“故里寻踪”一名由此而来。“天后宫”这条街上有一座古庙,原名叫“天妃宫”,后改为“天后宫”。因此庙门以北的一段街,叫宫北大街;庙门以南的一段街,叫宫南大街。要了解这一带的历史,还要从这座古庙谈起。这座古庙是海神庙,它所供奉的海神

天津市南开区
天津水上乐园
天津水上乐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水上乐园位于市区西南部,占地200公顷,园内有三湖九岛,其中水域面积89.2公顷,是天津市以水景为特色,以水上活动为内容的综合性公园,其南端是拥有上百种珍稀动物的动物园。民间有:"不游水上,不识天津"之说...历史上这里原是烧砖取土后废弃的窑坑,其中最深最大的一处叫青龙潭,洼淀塘坑内芦苇丛生,水禽栖息,颇富自然野趣。1950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在此修建水上公园,并于1951年7月对外开放,之后,公园按规划逐年建设,至今已成为具有南国水乡风韵的大型城市园林公园。天津市水上乐园景区介绍:园中南、北部分为大块陆地,中间是广阔的水面,水中有11个

天津市南开区
天津之眼(永乐桥摩天轮)
天津之眼(永乐桥摩天轮)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天津之眼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海河畔,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到达最高处时,周边景色一览无余,甚至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可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摩天轮转动速度缓慢,并不刺激。你可眼见车辆从两边疾驰而过,别有妙趣。传说摩天轮上的每个盒子里都装满了幸福。与爱人相偎相依,叫人如何不想把握住此刻的幸福与浪漫。公元1400年,明燕王朱棣自海河三岔河口渡河,一路南下,攻陷南京,夺取帝位,改元永乐。公元1404年,明王朝在直沽设卫,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卫”。天津,即为天子渡口

天津市南开区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纪念馆展厅包括瞻仰厅、生平厅、情怀厅以及竹刻楹联厅和书画艺术厅。馆藏丰富,文物、文献、照片及其他资料达万余件,珍品百余件。其中,周恩来曾乘坐飞遍大江南北并出访许多国家的伊尔—14专机和吉姆汽车以及先后敬放两位伟人骨灰的骨灰盒,极其难得。周恩来、邓颖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临终前他们分别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为世世代代缅怀铭记--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0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