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书院
金台书院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台书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金台书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目的地介绍
金台书院位于崇文区西部,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203号。它是清朝中叶(1750年)在京城建立的一所书院。

金台书院的前身系降清明将洪承畴的私宅--洪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京兆尹钱晋锡在宛平、大兴分设义学,收孤寒生童就读。宛平的义学择地长寺,大兴的义学僦屋洪庄。后宛平的义学并入洪庄,名“首善义学”。从此,恬静的庄园有了琅琅读书声,成为京师义学的所在地。

首善义学创办之初,只租了洪氏庄园的一部分房舍,后京兆尹施世纶想买洪庄的空地,将义学扩建为书院,但当时洪庄主人洪承畴之孙奕沔愿意献地办义学,康熙皇帝看了奏折,对奕沔在为嘉奖,并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特赐御书“广育群才”匾额。对此,奕沔只好同意。首善义学于是增建了学舍,扩大了规模。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式改名为《金台书院》。清朝设立书院,最初在各省省会所在地,后来各府、州、县也相继设立书院。金台书院设在京师,故闻名全国。

金台书院隶属顺天府官署管理,所收学员主要是京师和各省准备参加会试、殿试的举人和贡生,但顺天府的童生亦可就读。书院主持人多为有名之士。康熙年间举人王源,雍正年间进士陈兆苍都曾做过金台书院的院长。书院设院长、学副、上舍等名额,并聘有主讲。除官课外,每月还有师课(指书院定期聘请一些学者讲课)。教学内宾主要是习作八股文,临摹法帖,有时也讲授一些经书义理。每逢朔望之日,京兆府尹常亲临考场监考,对考试成绩优秀者给予“膏火”(即灯火,比作灯油费,多指求学费用)奖励,作为就学的资助。书院如发现人才,则立即上疏推荐。这种破格以求的精神,说明书院为清朝培养和物色人才的办学目的是很明确的。

1984年5月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崇文区西部

金台书院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光绪五年(1875年),因再次重修,共累计募得白银14631万两,于光绪七年(1881年)春完成,历时2年,计建朱子堂7间,讲堂3间,大堂3间,垂花门1座,官厅6间,大门1座,南照房5间,东门1座,东西文场20间,东西厢房10间,厨房、中厕、马棚共7间。以上合计64间,还有影壁和书院的围墙等。经过重修,书院大为改观。门前有了扇面形的挂瓦影壁作为屏障,门口有石雕卧狮,雕工精湛,甚为壮观。官厅正中的垂花门楼,全部用木料雕装镶嵌,油饰彩画,显得文雅而庄重。东西文场不仅修得宽敞明亮,而且还有回廊。场内所添桌椅,为肄业诸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条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推行学校教育,书院遂停办,改为顺直学堂。随后又曾几易其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六小学、东晓市小学、北平市第十二区中心国民小学、九区中心小学、崇文区第一中心小学等。1973年改为崇文区东晓市小学,1983年和1986年先后两次对校舍进行了修缮、改建和扩建。

交通信息
附近有6、35、36路汽车和106路电车(天坛北门站),或23路汽车(三里河站)。

北京崇文区

上一篇 南岗子天主教堂
上一篇 北京东方广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39.html
东城区周边景点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

北京市东城区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天坛天坛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

北京市东城区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元南锣鼓巷图1代,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东侧地区属昭回坊,西侧地区属靖恭坊。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属内五区。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又

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在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8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

北京市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