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纪念馆
《共产党宣言》纪念馆
《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传播、使用和保存了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2011年7月,以刘集支部革命斗争史为题材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宣言》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成功上映,这也更加提升了大王镇红色文化的渲染力和影响力,扩大了刘集的知名度,在全国引发了“观《宣言》、学《宣言》”的热潮。

为纪念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在刘集村传播、使用和保存的艰辛历程,讴歌早期革命党人的丰功伟绩,大王镇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纪念馆。旨在进一步弘扬宣言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扬共产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上,奋勇争先,阔步前进。

纪念馆包括地上建筑三层和地道参观区,总面积3600平方米。其中,一、二楼展厅分红色幽灵、东方破晓、峥嵘岁月、碧血丹心、光辉永照五部分,全面展现了《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问世、传播、指导中国革命的历程,以及在《宣言》引领下刘集人民不屈不挠革命斗争和新时代积极创业的革命精神。红色幽灵部分主要讲述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国际背景以及《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东方破晓部分主要展现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大背景、刘集支部的建立以及《共产党宣言》如何来到刘集的历程;峥嵘岁月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共产党宣言》思想感召下,刘集党员干部带领刘集人民不屈不挠革命斗争和新时代积极创业的革命精神;碧血丹心部分主要诠释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王人民在惊心动魄的中国战场上,实践《共产党宣言》理论,推进革命发展的光辉历程;光辉永照部分详细讲述了《共产党宣言》在刘集村传播、保存、捐献的历程以及《共产党宣言》精神对当代人民的长远影响。三楼设有党性教育报告厅,可同时容纳100人,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平台。

《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于2012年1月份开始运行。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宣言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干事创业、创先争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集后村:刘集后村…… 刘集后村详细信息++

上一篇 红色刘集
上一篇 钟家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4284.html
广饶县周边景点
红色刘集
红色刘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集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刘集人民是富有革命传统的人民。1925年春,这里建立了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使用和保存了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哺育了刘良才、刘子久、刘雨辉等一大批党的好儿女。大王镇旅游资源丰富,建有3万亩的织女河生态林场,建设了库容600万立方的将军湖、饮马湖,织女河与阳河相连、风水故道河与两湖相接、备战河与淄河相通。依托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张太恒上将纪念馆、中共延集支部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景点,大王镇建立了占地40000亩的国家AAAA级红色刘集旅游景区。景区还建有拓展中心、采摘区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广饶县博物馆
广饶县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广饶博物馆是全国重点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早在1956年,广饶就组织开展了由县文化科负责、有省文物主管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第一次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并结合普查举办了文物展览。每天11点半到下午1点半休息地址:广饶县月河路270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东营历史博物馆
东营历史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3年,原为广饶县博物馆,馆址位于广饶县城月河路东侧、文化广场北部。新馆于2002年1月开工建设,2003年10月建成,总建筑面积6812平方米,全框架结构,外观庄重大方,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陈列总面积3500平方米。馆内设史前文化、馆藏精品文物、佛教造像、历史名人、古字画、民俗、地方革命史、吕剧起源于发展、现代地方成就展等九个专题,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320余件,有傅家遗址出土的史前我国最早的开颅术例证,有自龙山文化下迄明清时期各类文物精品、石造像、碑刻等,有我国最早的中文译本《0宣言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