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
石臼
石臼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东港区,石臼位于日照市区东部,是日照的海隅要塞。其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西南面是三峰并立、势如笔架的奎山,北面是以雨后悬流如丝而得名的丝山,两山隔海相望,势如旗鼓之状。

石臼始建,按口碑记传始于北宋之前,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石臼时隶属日照镇。元佑三年,随日照镇一并划归胶西县(今胶州)辖于密州。南宋时期的金朝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改日照镇为日照县。石臼,又是隶属日照县的三个半镇之一。光绪《日照县志·古迹》记载:“明统志谓日照新辖四镇,有石臼、涛雒、沙沟及梁乡之半。”

考石臼之称,有传是以原来村后大片裸露花岗岩上遍布“碓臼”状穴而得名;也说,宋时李宝破金兵屯兵处,用石臼杵米而得名;又以海岸向东南突出,形成岬角或曰半岛,故又称石臼岛;自明初建置“备御千户所”始称石臼所,故也称石臼所口,简称“所口”,或只称一个字“所”。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为防倭寇建立了安东卫,下设前、后、左、右、中五所,石臼为后所,是安东卫北部一个重要屯兵分汛之地。曾设千户、副千户、百户等若干军职-,拥有马、步兵千余人,并设有石城。光绪《日照县志·营建》记载:“石臼所城,周三里有奇,高丈四尺,南北西三门......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避寇复修。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修。”城外南北沿海岸边,设有十五个了望、报警的墩台,各有马步兵驻守。据地名普查时考证,石臼所城实为四门,并各有匾额:北曰“奠盘”,南曰“安澜”,东曰“望瀛”,西曰“瞻奎”。

石臼,自古就是军事重地。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冬十月,金人围海州。浙西总管李宝率舟师由海道进军,泊船屯兵石臼。金兵泊船屯兵陈家岛,两军相距仅隔一山(今我市丝山),当时北风狂卷,对宋军作战不利。李宝向石臼“龙神庙”祈祷,龙神显灵,风向顿转,虽得以率军猛攻,火烧金船数百艘,俘虏、击毙金骑兵上将益都府总管完颜正嘉弩等五个高级将领,使金人建立的唯一水军全军覆没。南宋朝廷闻捷,诏李宝进朝,奖谕“忠勇李宝”四字旗一面,加封为靖海军节度使,沿海制置使。

因李宝祈祷时“龙王神灵应”,朝廷封石臼龙王神为“佑顺侯”,并赐匾额“威济庙”。龙神庙殿内二龙绕梁,神气逼真,院内刻有耐人寻味的“长、朝”二字联。“长长长长长长长”,“朝朝朝朝朝朝朝”。“龙神”面对大海日久天长。石臼,不仅是古今军事要冲,也是名胜古迹较多的地方。其西南隅海岸边,是世传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等八位仙人过海的地方,海岸岩石上留有先人坐卧的痕迹,因名“八仙石”。东南岬角处,有盛名远播的巨大天然“自动石”,当地群众叫“鬼动石”。该石随潮自动,二石不停撞击,以小石投入两石之间,顷刻击碎。清光绪八年(1882年),湖北督粮道兼按察使日照涛雒人丁守存题书“天机鼓荡”四个大字,敕石以志;又龙神庙前,“石壁千寻,陡入海下,传为龙窟,澜翻渊葶,殊骇人目”。龙神庙东南15米处,有明朝真定府同知、日照人申安书写的“海上碑”两幢:一曰“天风海涛”,一曰“万派潮宗”。在石臼西南4公里处的东海峪,有被考古界确认是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早期典型遗址。这里出土的高柄镂孔蛋壳杯为举世瞩目的珍宝,这里挖掘出的墓葬和文化堆积层是互相衔接的三期,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发展情况不可多得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石臼北不远处是多种史书记载的周代齐国始祖姜太公(姜尚)避纣隐居的“东吕乡”地。在万平口处有其地钓鱼的遗址,名曰“棘津”(水名)。石臼北约3.5公里处的明望台,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缗王台”遗址。缗王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之主,故称齐缗王。

现在,石臼已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炭码头、木片码头和杂货码头,新兖石铁路以及直通码头的高速公路。

上一篇 莒州博物馆(莒县博物馆)
上一篇 龙门崮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5266.html
东港区周边景点
龙门崮
龙门崮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龙门崮风景区地处风光秀丽的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龙门崮山。该景区,东距日照市区28公里,西距莒县30公里,南距镇驻地5公里。龙门崮自然风光怡人。石人、石鸡、龙门石、试心石、情侣石,石石有故事;天洞、仙女洞、望海洞、仙螺洞、文心洞,洞洞皆传说。龙门崮植被茂盛,品种繁多,苹果、山楂、大枣、柿子、李子、梨等经济园林遍野,苍松叠翠,郁郁葱葱;芙蓉、国槐、柞树等生态林遍布与屋峦沟壑中,春华秋实,林茂果香;山下湖光潋滟,流水潺潺,更增添了龙门崮的秀美与灵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门崮神话传说和民间典故颇多。据说刘勰年少时因家中贫困,常到龙门崮鸡鸣寺中读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汤谷太阳文化源
汤谷太阳文化源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坐落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距日照港10公里,北去岚山港10公里,距刘家湾赶海园、金沙滩海水浴场、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故居均在5公里范围之内,与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和滨海大道相连,可直达景区。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方圆10000余亩,是以日照地区深厚的远古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山海经》中羲和祀日的太阳文化为主线,以当地的历史遗迹与传说为依据建设而成的天然生态型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风景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主峰天台山海拔258米,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下河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日照竹洞天
日照竹洞天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日照竹洞天风景区位于日照城区西端的将帅沟毛竹园,总面积1000多亩,其中毛竹面积200多亩,其他竹子面积400多亩,水域面积400多亩,是南竹北移的成功典范。景区绿化面积在80%以上,生长着毛竹、淡竹、斑竹、箬竹、紫竹、钢竹、金镶玉竹等100多个竹子品种。同时辟有专门的竹子品种展示区域,既是一个天然氧吧,又是一个生态植物园。景区内容风景区主要由竹文化园、民族文化园、休憩园、水上娱乐园、原生毛竹林及农家乐生态园等6个功能区组成,构成“魅力日照赛江南别有盛景竹洞天”的旅游文化主题。风景区充分体现了浓郁的江南风情和民族文化特色,园内建有侗族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刘家湾赶海园
刘家湾赶海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科普教育基地

一、景区概况刘家湾赶海园总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拥有5.4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落潮时有1.3万亩潮间带,滩平沙细,面积广阔,盛产40余种贝类和蟹类,主要品种有竹蛏、文蛤、四角蛤、香螺、泥螺、马蹄蟹和花旦蟹等。刘家湾赶海园最初的旅游项目是单纯的赶海拾贝,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各内陆城市、河南、北京、南京等地,“赶海旅游”项目已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从2005年起,为更好地利用这块资源,东港区政府对园区进行重新规划,着重提升景区档次,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景观景点。目前,一期工程园内道路建设、景区绿化已经完成,二期工程主体广场、景点、景观设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