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环翠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即清北洋海军的屯泊基地及中日甲午战争战场遗址,分布在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南北两岸。刘公岛设有工程局、机器局、屯煤厂、电报局和电灯台、海军公所、铁码头、船坞、水师养病院、水师学堂等机构和设施,刘公岛、日岛、威海湾南北两岸等要地修筑炮台13座。

1977年12月23日,北洋海军提督署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山东省政府公布了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28处北洋海军及其甲午战争遗迹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其中北洋海军提督署、威海水师学堂内包含部分稍晚增建的英式建筑)。2000年6月,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列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

北洋海军提督署又称“水师衙门”,为清代北洋海军军事指挥中心,位于刘公岛南坡中部偏西,建于1887年,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

衙署平面呈长方形,周以毛石围墙。大门建筑为三开间,正上方悬挂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大门外东西两侧各置一乐亭,飞檐翘角,四面歇山;南面与之相连,建东西辕门各一;东西辕门内左右对称树立刁斗旗杆两支。西辕门以西20米处,建二层了望楼。

提督署为清式砖木举架、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木结构形式,按中轴线建前、中、后三进院落,每进有中厅、东西侧厅和东西厢房。前、中、后院的中厅分别为礼仪厅、议事厅和祭祀厅,东、西两路有长廊贯通南北,各厅、厢、院落之间,廊庑相接,曲缦回环,雕梁画栋,浑然一体。院内东南角有演武厅一座,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屋宇高敞,空间宽阔,内有挑檐式舞台一座,是衙署内较为坚固、体量最大的一座建筑。

提督署保存完整,多次修缮,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示场馆。

龙王庙与戏楼位于北洋海军提督署西100米处。龙王庙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建筑系北洋海军时期重建。四合院布局,由正门、前倒厅、正殿、东西厢房组成。占地1700平方米。

龙王庙大门正前9米建有戏楼,由戏台和化妆室组成。戏楼屋顶由四根八棱花岗石巨柱相撑,台前两角石柱上雕楹联一幅,上联“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斓辉光照耀玉皇阁”,下联“奏响管弦声似波涛汹涌音韵传闻望海楼”,正中拱额题横批为“寰海镜清”。化妆间两开间,南面两窗,北面西间开门。庙前戏楼西北角,有朴树一株,树龄百年以上,为威海境内稀有树种。

1999年,维修戏楼,重新彩绘油漆。2000年,根据历史照片资料,恢复正门前两侧旗杆。

丁汝昌寓所位于提督署以西200米处,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官邸,又称“小丁公府”。建于1888年,由中区、西区和东区三区组成,总占地近2万平方米。

中区包括前花园、寓所主体建筑和后花园三部分,占地7,000平方米。寓所建筑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仿照丁汝昌在安徽巢湖汪郎中村的故居布局,分左中右三跨院落。中跨院为四合院式,有正厅、东西厢房和倒厅,院内西侧有丁汝昌亲手栽植的一株百年紫藤。1987年移交地方文物部门管理后修复开放。

西区前部大门与倒座系丁汝昌寓所原有建筑。1998年6月,辟为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院内增建长18.88、总高3米的“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镌包括洋员在内的北洋海军将士600余人姓名。

.....

威海水师学堂位于刘公岛丁汝昌寓所西300米处。建于1890年,甲午战争中遭战火,损毁严重。今存照壁、小戏楼、俱乐部、东西辕门和一些房舍。

学堂占地1.8万平方米,周围环绕石砌堞墙和围墙。2004年6月,完成全面维修保护并对外开放。修复了堞墙、照壁、戏楼、凉亭、俱乐部以及英租时期的3座建筑,复建大门、倒座、东西厢房、教室、宿舍、食堂等已毁建筑。水师学堂内部,依据史料进行原状复原陈列。

铁码头位于刘公岛丁汝昌寓所西南300米处。平面呈“T”字形,长205、宽6.9、水深7米,墩桩凝结如石,坚实耐用。铁码头栈桥上有铁轨与屯煤所、工程局、机器局、鱼雷修理厂相联。1915年、1935年、1953年三次维修改造和养护,1971年又增建南端西段的石质丁字形引桥。

麻井子船坞位于刘公岛西部南岸黄岛炮台与水师学堂之间,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总占地8万多平方米。泊船坞池平面呈不规则梯形,块石砌筑。北侧堤长280米,系填海而成,兼为连接黄岛炮台的通道;南侧堤长320米,是船艇主要靠泊区;西侧堤为防波堤。西侧南端设出入口,宽60米,防波堤上建航标灯塔一座。

公所后炮台在水师学堂堞墙北150米之小山上,包括半地下兵舍与炮位两部分。半地下兵舍紧依炮台南面劈山而建,赭红色花岗石砌筑,石制檐口、立垛、腰线、排水口、门窗拱券等,外观呈明显的欧洲建筑风格;兵舍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皆可经坑道直达炮位。地面炮位两座,呈圆坑形,毁于甲午战争。1989年修复其中1座,对外开放。

公所后炮台地阱炮位(大炮为复制品)

刘公岛岛内其它炮台形制与所后炮台近似。黄岛炮台在岛西端,东泓炮台在岛东端,岛中部主峰为旗顶山炮台,均已修复并对外开放。

日岛炮台在刘公岛南1海里处。原为礁石滩,北洋海军时期清军自南岸搬土填筑而成。建地阱炮台1座,内置平射炮6门,地阱炮2门。炮台地阱深2米,径11米,阱壁筑有掩体和储弹间,保存较好。甲午威海之战中,北洋海军“康济”舰管带萨镇冰率30名水兵守此炮台,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上一篇 圣经山摩崖
上一篇 威海定远舰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5748.html
环翠区周边景点
刘公岛
刘公岛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0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热情,向世界张开美丽的怀抱。历经20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
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威海华夏城景区是由华夏集团规划投资55亿元建设的“华夏城”项目的中心区域。华夏城项目总占地16.28平方公里,规划有东方文化区、服务中心区、黄金小镇、养生区、世外桃源、红色圣地、健康运动区、冒险山、VIP区、民俗风情区等功能区,自2007年开始建设,预计2017年将全部建成,届时将成为集旅游、休闲、商贸、居住、教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新城。华夏城景区东临大海、西枕龙山,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深邃,一派迷人的浪漫山海神韵,是一处古典与现代结合、自然与科技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度假圣地。佛韵山水,如意东方。目前开放的东方文化区占地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仙姑顶
仙姑顶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导游仙姑顶奇峰耸立,怪石嶙峋,遍布奇花异草,景色迷人。登至极峰心旷神怡,东瞰大海及刘公岛,北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西望翠绿青山及渤海湾。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旅游圣地,加上神奇的传说,更使得美不胜收。主要景点:仙姑庙、牌坟、聚仙阁、吕祖洞、仙姑洞、石塔、大石龟、望海亭、长寿亭等。仙姑庙内香火兴旺,游人络绎不绝,庙会期间每天多达数万人,当地称之为“圣洁之处”。庙内存有大宋景德四年用汉辽两种文字杂刻,由大宋张维书写庙碑一块,是威海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庙碑,以及前清庙碑多块,还有石猫、石狮等文物。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仙姑顶下住着一位勤劳善良,乐善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林海湾旅游区
林海湾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威海林海湾旅游区位于威海市区,由国际海水浴场、林海公园和国际休闲帆船基地三部分组成,这里有独特的林、海、湾风景,这里有旅游业休闲代表的三个"S"——阳光、海水和沙滩,这里是最佳的休闲、度假、观光海滨旅游目的地,沿林海湾海岸散落的众多欧式小洋楼与林与海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林语海(松林与大海对话)”的迷人画卷。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环海旅游路把景区与刘公岛、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城等连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海滨风光,被誉为世界最美十大沙滩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威海无台风不潮湿,每年的4月到11月是这里旅游的最佳时节。客服电话: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