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太后之赞碑
先天太后之赞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天太后之赞碑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鹿邑县,先天太后之赞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先天太后之赞碑,是太清宫景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通古碑刻,因系宋真宗“御书御制并篆额”,故亦称其为三御碑。

和前宫的宋碑一样,它也是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拜谒太清宫时留下来的,但是和前宫宋碑不同的是,这个石碑由真宗皇帝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题写碑名。该碑形体高大,气势恢弘,高8米,宽2米,厚0.67米,重50多吨。碑冠刻成盘龙状,碑座为赑屃(bixi),翘首瞪目,栩栩如生。碑身边饰阳刻菊花图案。碑文楷书21行,满行41字,内容是歌颂老子母亲的功德。作为真宗皇帝,认为其较李母至高至大的降圣功德而言,自愧不如。该碑石质极坚,虽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仅蚀数字。2000年,中国考古学会原会长徐苹芳在实地考察过这通石碑后,对其综合价值,留下“河南第一,全国罕见”八个字的评价。(附碑文)

先天太后赞并序

御制御书并篆额

若夫元气本无,尚存其祖,高旻至大,亦有其先。斯盖本于自然,生乎太极。灵期所始,虽表异而靡详,人理攸同,谅显亲而斯尚。洪惟(以下空二十九个字)教父首此

圣阶,降迹于清都,炳灵于历代,时隐时见,如彼应龙。或或彰,同兹杲日。爱自太皥,讫于宗周。或居世而含真,或宾天而影。仰观神化,虽则无方;俯协人伦,故将有自。所以感流星而受气,指仙李而诞生。居楚国之灵封,宅厉乡之名壤。七十二载,剖腋而见形。三百余年,常守藏而混俗。及夫指流沙而高蹈,悟可化者胡人。度崤函而逆知,得先觉者关令。七百篇之法,所以役使鬼神;五千言之经,所以遹宣道德。百世膺其祐,万灵归其尊。由于涡曲神区,实存于恭馆;皇唐令典,缅想于邃源。怀硕复于厥初,追劬劳于极。大明圣善之德,别建密清之庭。奉先天之名,所以崇徽侢;葺洞霄之宇,所以法元都。上以显天经,下以扬孝道。至于体凝寂之气,分柔顺之精,飞翔以彰神,静嘿以凝性,岂止姜嫄履武纪,彼周篇含始吞珠,存乎汉录者哉!国家介祉,穷昊协德,神明,政本于希夷,治归于清静。经天纬地太祖金铖而靖八紘。返本还淳,太宗调玉烛而齐七政。俾中区之大定,由至道之降,康粤以眇冲膺斯命历元符申锡大礼,绍成接飚歘于禁围□□福于县眷,惟景亳之耆旧□□,象魏之绅,述款谒之令仪,举省方之旧典,羽旄协吉遵夷路而届殊庭。苹藻致虔,奉精心而修嘉荐。瞻淑灵别宇,想茂躅于前闻。升彼帝车,既传于密记;兹遗服,尚覩于高丘。励乾之至诚,答混茫之鸿应。金石之刻,昭述于凝祯;亿万之祥,永期于濬发。赞曰:

老氏之德协符昊穹李母之迹

章显灵通仰居霄极俯运丕功

权舆至道资始真风式扬神化用致时雍

眈眈秘馆穆穆睟容和銮顺辙

圭壁致恭允祈多福大庇区中储灵不测

昭感有融一刊乐石永耀琳宫

大中祥符七年正月二十二日

御书院奉敕勤刻石

(注:“□”为文中残损之字。)

上一篇 太清宫圣旨碑
上一篇 李母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7480.html
鹿邑县周边景点
老子故里景区
老子故里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子故里旅游区位于河南省鹿邑县,由太清宫风景区、明道宫风景区与其他风景区组成。以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人老子的诞生与成长以及后人对其祭祀活动所遗留文物古迹为主体,配以周围其他著名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并与该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情、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老子故里旅游区的重点以太清宫景区、明道宫景区和老子天下第一园景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同时,发掘商周大墓等历史遗址、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陈抟故园、武平封侯处(武平城)等遗迹,展示老子故里丰厚的历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邑太清宫遗址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是一处包括东汉至金、元时期历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诸多遗迹的大型遗址群。鹿邑太清宫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谓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老子故里的纪念性建筑,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