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口楚长城遗址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方城县,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独树镇中信庄村。东边为黄石山西麓擂鼓台、北岭头、尖山诸峰,西边为伏牛山东麓的对门山、旗杆山、香布袋山诸峰,东西山峰并列,两山夹峙,形成隘道,地势十分险要,称为大关口。

战国时期,楚国为与中原诸国争锋,在其最北边界方城山一带依山筑塞,修筑长城,扩充基地,作为进退之据。楚时修筑的长城名为“楚方城”,后方城县名由此而得。公元前656年,齐国伐楚,两军相遇郾城召陵,楚派大夫屈完前往齐军军营谈判,以“楚国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固守,迫使齐国打消了伐楚计划,订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方城”一词从此正式出现在重要历史典籍中,屈完所说的“方城”,即指方城山修筑的“楚方城”,楚方城从此成为楚国北境上的一道重要屏障。《淮南子·坠形篇》把方城与太汾、崤阪、井陉、句注、居庸等关口并列,合称为“天下之九塞”。

大关口一带的楚长城结构独特,有南北两道城墙并列,北城墙长810米,南城墙长640米,南北城墙相距250-380米,墙体残高1.5-3米,底部宽10米,顶部宽1.5米,南城墙北侧有7个土台,面积均为12米见方,似为城堡遗迹,西侧也有两道土城墙,全长约400米,城址附近出土过战国铜戈,铜镞等。楚长城的修筑比秦长城早400多年,楚长城的连线至少比秦长城早了半个多世纪,因而被称为“中国长城之父”,在楚长城绵延600多里的区间里,方城一段楚长城以其修筑最早,战略地位最为重要而闻名于世。整个城墙遗迹,西部垒墙为固,东部连山相接,南北城墙为两道防线配置,完全是军事要塞体制。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桐柏县楚长城遗址
上一篇 方城大寺森林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8278.html
方城县周边景点
方城七十二潭
方城七十二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南阳市方城县七十二潭景区位于河南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的方城县,紧邻省道239线,距离方城高速出口1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入口处第一个具有独特地貌特征的景区,有“中华第一石川”之美誉。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新秀魅力景区,2012年评升为国家3A旅游景区,2014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仍在不断开发建设中。-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四季风景如画,山青水碧,谷幽林密,石怪潭奇,飞瀑流泉,是中国唯一的石川地质奇观。石川地质景观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
方城大寺森林公园
方城大寺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大寺森林公园建于二000年7月,是在国有大寺林场基础上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面积三万八千余亩,大小山头三十余座.公园内森林茂密,景色怡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元朝时建立的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等六寨、六洞、五寺、四庵、四潭、一楼、一阁、—天门,以及古树抱子、龙潭秋月、落日鹁鸽崖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河南省155微波站,巍然矗立在白龙山山峰之巅,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壮美画屏。千年古银杏树生机盎然,古老的普严寺是河南名寺之一。群山挺秀,层峦叠翠,龙潭秋月湖似两山夹明镜,山水相映。望夫山、王莽寨、东西宫娘娘山、白龙寨、三龙潭、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