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墓
邓禹墓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禹墓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沁阳市,邓禹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邓禹墓位于河南省沁阳市(为怀庆府旧治,原沁阳县)城西3公里王曲乡里村村东部,1982年沁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沁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禹墓坐南面北,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原封土堆较大,有夯层。后逐渐削减,现存封土3~6米,南北长54米,东西宽46米,面积2484平方米(合3.67亩)。墓地原有天禄、辟邪。天禄早年被盗。辟邪青石雕造,高1.15米,长2.6米。为便于保护,1984年8月市沁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辟邪迁入博物馆“河内石苑”内保护。地下部分:地下有墓道长28米,墓室为小砖砌穹隆顶式。在26米长的轴线上,自北向南布列着方型、长方形的墓室5个,各室的面积分别为5.28、12.42、20.77、11.9、15.37平方米。最南端墓室内有一方形石棺,四边起槽。轴线两边分别有耳室、侧室,东侧三个,面积分别为5.67、5.28、9.24平方米,西侧四个,面积分别为8.75、6.6、8.1、5.55平方米各室高度不等,最高的达6米多。12个墓室间均有纵横交错的甬道勾通,甬道的宽度0.72~1.86米不等,多数在1~1.6米之间。邓禹墓的地下建筑面积为416平方米,其中净面积136平方米。墓室和甬道纵横排列有序,但又左右交错,为河南省最大的一座砖室汉墓。

邓禹祖籍古邓国,即今河南邓州(邓禹的先祖邓况于西汉中叶,由古邓国迁往新野)。系邓氏一世祖曼公46世裔孙、邓氏十九世祖吾离28世裔孙、天下邓氏公认的47世祖。邓州市古城广场旁有邓禹太尉台,是为纪念邓禹为太尉时,曾回故里邓州省亲、祭祖,邓州人感念其崇先敬祖之美德而建,位于邓州市古城广场西侧,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州市邓国春秋园(邓国侯吾离陵园)安放有汉白玉邓禹塑像。邓禹墓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邓氏先祖陵墓之一。

上一篇 何瑭墓祠
上一篇 野王故城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8672.html
沁阳市周边景点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介绍: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占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比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古往今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唐明皇李隆基、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沁阳神农坛
沁阳神农坛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介绍:神农坛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西北2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总面积50.2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因炎帝神农在此播五谷、尝百草而得名,由紫金顶、云阳河、仙神河、黑龙潭、白松岭、临川寺、悬谷山、尧舜路八大景区组成。神农坛风景区集旷、奥、幽、美于一体,既有北方的粗犷雄健,又有南方的秀丽阴柔,汇集了太行山的精粹,峰峦叠嶂,洞幽林翠,草药繁多,气象万千,猕猴戏峰间,仙境胜蓬莱。神农坛景区是中原古文化的一部分,有仰韶、龙山、夏商文化遗址多处,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诸朝代,浓缩了数千年的中原文明,素有'道教中心,佛教圣地'之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朱载堉纪念馆
朱载堉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载堉纪念馆位于沁阳市北寺街薛街一号,为明清时期建造的四合院,原为明郑藩乐府旧址,这里曾是朱载堉居住过的郑藩乐府的一部分,馆内设四个展室,以文、图、物、雕塑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现朱载堉的家世、生平、学术成就及在国内外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一生研究成果涉及音律学、数学、天文、计量、文学、舞学等多个领域,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中国律学史上首创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原理。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盛赞我国历史上对人类文化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就有朱载堉,他这样评价:“朱载堉首创的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