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州桥遗址
古州桥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州桥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鼓楼区,古州桥遗址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

【州桥遗址】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从现在的遗址依稀可以看出当年汴河两岸的繁华,对于喜欢宋史的人更是意义非凡。

景点介绍

州桥是北宋时期御街和汴河交汇处的一座著名的桥梁。州桥始建于唐朝,名汴州桥,五代时称汴桥,北宋时将汴河称为天河,改桥名曰为天汉桥,习称州桥。州桥因桥面宽广,气势甚为宏大。水浒中杨志怒杀泼皮牛二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在北宋时州桥两边夜市比较多。目前州桥埋于开封闹市中心中山路与大纸坊街交叉口南侧,1984年考古挖掘,发现了宽达30米的完整的古桥梁。明末黄河水淹,桥淤没。1984年8月清理。桥面距地表4.5米,系青石条铺砌。桥洞东西长30米,券顶距桥底垂直高度6.5米。

地址:开封市中山路中段及皮鞋商场门前

交通

乘2路、4路、5路、8路、19路、22路、29路、31路公交车在小纸坊街口站下车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中山路中段

上一篇 舍茶岗村
上一篇 开封年画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9139.html
鼓楼区周边景点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开封是“富丽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古城,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元·陈孚),其气宇非凡的大相国寺,更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达540亩。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特别是北宋期间;佛事,大相国寺、巡幸、文娱、参访、商贸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制定恢复整修大相国寺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
开封包公祠
开封包公祠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包拯(999~1062年)是北宋名臣,曾在中央政府当过管理财政的三司使,管理监察的御史中丞,最后逝于管理军事的枢密副使任上。他一生很长时间在中央机构任职,但最享盛名的是他于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至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共一年三个月权知开封府的时期。开封府因为宋太宗、真宗未即位前都曾任过知府(或称尹)、几位亲王也曾任过开封府尹,故号称"南衙"(唐代称中央政府为南衙)是政务繁杂、浩穰难治的地方。包拯自江宁府调任开封,时已59岁。他任地方官多年,在东京亦任官多时,熟知开封府的种种弊端。他在接受诉讼时,大胆革除旧习,洞开衙门,诉讼者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
开封府
开封府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区: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的府衙文化区;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