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文庙
开封府文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府文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区,开封府文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府文庙最早是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的汴梁路学。是利用北宋太学的旧址改建的。北宋太学的旧址原在内城朱雀门外附近,有北宋嘉祐年间所刻的全部儒家必读的石经,用篆楷两体书写,世称"二体石经"。金代贞祐年间(1213-1216年),为抵御蒙古,金人将内城扩大,太学刚在拆迁的范围。金人在匆忙中将太学迁移东南城下,石经亦随之迁移。金亡以后,元人即以其地改建为汴梁路学。那时石经"堆积如山"尚未树立起来。元代中期,曾整理石经,发现已残缺不全,就予以修复,李师圣撰《修复汴梁石经记》叙述了这次修复的经过。元代晚期,汴梁遭受水患,学宫受水淹圯,石经再次受到冲击而残缺。明永乐五年(1407年),称开封府儒学,移建于丽景门(宋门)内西北(今铁娘娘庙胡同)石经移在两庑内。明末城淹,文庙及石碑均淤地下。清顺治九年(1652年),知府朱之瑶将府文庙移今址(文庙街,今开封师范学校东院)所余残碑随同迁移。据前人记载,迁移时曾将残碑作为建筑材料。在《光绪祥符县志》中只列有石经残碑四通,实际到1922年才在崇圣祠下出土一块孝经残块,为省博物馆收藏,由罗振玉题跋,锒嵌在碑林中。建国后因文庙院中积水,拆除大成殿时发现其殿前陛石,即利用二体石经碑石改制,前人记载清初迁建府文庙利用碑石作建筑材料之说可信。

清代重建的府文庙前有棂星门3间,前临大街,街东西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牌坊。路南有泮池,成半圆弧形,弦部东西15步,弧部长度为25步。泮池有石栏环绕高约4尺,左右有"圣域"、"贤关"两牌坊,1927年扩街,将四个牌坊拆除,泮池并入街内,以后街南部成为市一初中后院(开封解放后改为开封一高,开封一高迁走后,建成市档案馆,不久又为开封印刷厂占有)。泮池大部在该校院内。

棂星门以北,有戟门3间,大成殿7间,大成殿前东、西庑各7间。殿后有启圣祠3间。顺治年迁建时所谓"左庙右学",庙即文庙,学即庙西的儒学,内有明伦堂、尊经阁等,庙东为儒学教授宅。清代每年例有祭孔盛典,1927年废庙,祭孔所用青铜祭器及仪仗等都交文物部门保管,当时府文庙设开封市民图书馆和古物保管委员会。不久,两者分别移交新成立的河南省图书馆和河南省博物馆,改为小学。建国后改称开封市第二初级中学,旋又改称开封七中,后七中迁往学院门,为开封师范接管。

庙西儒学,又称学宫,建国后改为学校,一度为开封九中,后九中迁往东郊大花园,部分为教育局教研室等占用,后成立开封师范学校,在改建时在其后部发现康熙御碑六通,即为"功存河洛"、"昌明仁义"、"灵渎安澜"、"沇济灵源"、"嵩高峻极"等5块匾额及诗碑。

府文庙原有古建已全部改建,现存棂星门1座,仍保持原建时3间3开,各有斗拱五朵朱门绿琉璃瓦,4根通天柱头,各有琉璃套兽昂首向天,俗名通天吼。棂星门是全国孔庙的统一形式,文化气息十分浓重,是城市的重要文化标志。原学宫发现的康熙御碑6通已移至棂星门后,改建成碑廊,碑嵌入廊内保存。

景点位置

河南省开封市东4.8公里文庙街

上一篇 祥符文庙大成殿
上一篇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少奇主席逝世处)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39160.html
龙亭区周边景点
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杰作。画中的主题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及城内外的民俗风情。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互相印证,被称为了解北宋东京(开封)的钥匙。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内西北隅创立清明上河园,占地33公顷,营建房屋400余间,整个建筑,悉依宋代《营造法式》,是开封继宋都御街后又一个仿宋建筑群。又因水面辽阔,运用造园手法,将水面析为港汊交错的河网,河港内有大小船舶50多艘,均按宋代"汴河船"的形制而特制,悠游水中,动静结合,更添流光曳彩的宋韵。从而再现《清明上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
中国翰园(翰园碑林)
中国翰园(翰园碑林)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翰园碑林,李公涛创建于七朝古都开封龙亭湖西畔。占地百余亩,镶碑三千七百多块,融古今书画碑刻艺术为一体,集山水奇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于一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06年又被省命名为河南省先进文化示范基地,李公涛先生被开封市人大常委会授予为“当代文化愚公”的称号。1985年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创建中国翰园碑林,并立下家训“只需投入,不许索取,直至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中国翰园碑林坐落于古都开封风景秀丽的龙亭湖风景区,占地一百二十亩,分碑廊和园林两大景区,园林清新淡雅,景色迷人,瀑布喷泉跌宕,湖岛相映生辉,中国翰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
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占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71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奇妙的潘杨二湖、明媚的四季同春园、典雅的盆景园、号称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63个人物蜡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御道两侧为著名的杨湖和潘湖。虽然两湖东西相邻,但杨湖清澈见底,恰似北宋名臣杨业的光明磊落,潘湖却浑浊不堪,正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英文:TheSongDynastyOfKungfuCity),是开封市万岁山游览区有限公司斥巨资于2003年10月在原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与龙亭湖风景区毗邻,占地五百余亩,是一座以宋文化、城墙文化和七朝文化为景观核心、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旅游特色、以森林自然为格调、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多主题、多景观大型游览区。景区以《七侠五义》、《岳飞传》、《水浒传》、等宋代武侠题材为背景,常年推出36部(每天60多场表演,上午8:50开始演出,下午5:30结束演出)实景武侠剧演出,达到全景式、系统化展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