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
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包括交道口南大街一百三十六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府学胡同。四合院格局。原分为东西两组院落,大门均辟于麒麟碑胡同。东宅院辟后门于府学胡同36号,门内原有同门房组成的四合外院,存东房5间和北房3间,北房为通往内院的穿堂门。内院分为中、东、西并列的3组院落。中路过厅面阔五间,后有垂花门,过垂花门进入内宅,有北房3间带耳房2间,东西配房各3间,北房后有后罩房,院内两侧原有配廊,可通东西两院。西路院北房3间,顺山房各3间。穿堂而过是一座以垂花门为引导的内宅,此宅有北房5间带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均有廊相通,后有9间后罩房。东路院为花园,旧貌无存。西宅院辟后门于交道口南大街136号。西宅院原大门(已经封堵)3间,中间启门,临街有倒座房。进门迎面为照壁墙,墙西侧开垂花门,门内为前后两层的三合房,后为后罩房,前后以廊相通。此宅原为明思宗田贵妃之父田琬宅第,陈圆圆曾将此宅作为歌舞道场。清康熙年间为靖逆侯张勇宅。志和于道光、咸丰年间购得此宅,原称“天春园”老宅,增益修葺后易名为“增旧园”。

上一篇 正阳桥疏渠记方碑
上一篇 圆恩寺后街七号、九号四合院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html
东城区周边景点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天坛天坛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

北京市东城区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

北京市东城区
明城墙遗址公园(西便门小公园)
明城墙遗址公园(西便门小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城墙遗址公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东起城东南角楼,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西至崇文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总面积约:15.5公顷,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北京明城墙遗址

北京市东城区
国子监
国子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

北京市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