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莫愁湖
钟祥莫愁湖
  • 国家级湿地公园
    国家级湿地公园
钟祥莫愁湖位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钟祥市,钟祥莫愁湖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莫愁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钟祥市城区郢中镇东北2公里。莫愁湖现有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在此湖边出生和成长。历代大诗人等畅游莫愁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佳篇。

“汉江紧贴石城流,石城高压汉江楼;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涌莫愁。”古郢钟祥,又名石城,是千古传誉的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的故乡。《地理通释》载:“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石城之名本此。”莫愁女,姓卢,名莫愁,善歌谣,先歌舞于民间,后入楚王宫中,她历尽磨难,最后终于又回到了民间。二千多年来,围绕莫愁女和风景名胜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以及《阳春白雪》和阳春台、白雪楼等,在古郢荆楚传诵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莫愁女,生卒年待考。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钟祥人。姓卢,名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貌美如仙,爱好歌舞。十六七岁时被楚顷襄王征进宫作了歌舞姬女。由此民间歌舞走进了楚王宫廷。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采薇歌》、《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寡和高曲《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因未婚夫放逐三吴扬州而投汉江,幸被渔夫救起,不知所终。

莫愁女是以歌谣、舞蹈著名而传世的。《容斋随笔》说:"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画工传其貌好事者多写寄四远。"莫愁女见于正史,出自于古《乐府》和《石城乐》和《莫愁乐》。《唐书.乐志》载:"《石城》,宋臧质所作。石城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畅,固作此曲。"《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英钟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悉'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天监十一年(512)冬,梁武帝改"西曲",将石城《莫愁女》,亦云《蛮乐》,旧舞十六人,梁八人。莫愁女的许多传说故事,也从西楚传播到东吴。在钟祥,则留下了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等名胜古迹。宋人王之望《舆地纪胜》说:"莫愁村,在汉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钟祥县志.古迹》篇载:"莫愁村,在汉西二里,古汉水经城址,其西为村,为莫愁所居地,城北有湖,与村毗连,称莫愁湖。"这些名胜古迹,千百年来,俱为历代文人墨客倾慕寻访的佳妙去处。莫愁女居住的村庄,原名不叫莫愁村,因为年年桃花盛开,红如簇云,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桃花村。与莫愁村毗连的莫愁湖,远古史称沧浪湖。桃花村与郢中石城西门渡口矶头绝壁上的白雪楼和楼东的阳春台隔江相望,城北的沧浪三湖跨江与村毗连。

莫愁女的父亲卢公,在汉江上靠摆渡为生,母亲在村中植桑种桃。在楚襄王初年的一个风雨天,莫愁女降生在桃花村头江岸渡口的船舱中。她刚生下地时,不住地啼哭,卢公抱她哄着她:"莫哭,莫哭,莫悲,莫悲,莫愁,莫愁!"听到"莫愁"二字,她的哭声竟一下停止了。卢公于是就把她取名为莫愁。"金雀玉搔头,生来唤莫愁。"(明.张宁)莫愁女生在风波里,行走风浪中,喝着汉江河中水,吃着桃花村中粮,有时随村中姐妹在那碧波荡漾的沧浪湖中采菱摘莲,有时随父母进城卖桃,有时在江中、湖里摇艇打桨,有时在阳春台、白雪楼习舞唱歌。她有一副津甜清脆的嗓子,郢中的诸般曲,她一学就会。

莫愁女长到十五、六岁时,出脱的竟如沧浪湖中的出水芙蓉一般,亭亭玉立,金嗓一歌声嗽玉,霓裳一舞袖吐虹。莲荷包透佳气,江涛涌玉音。莫愁女的歌舞声誉传进了楚王宫苑,楚襄王把她征进了宫中作了歌舞姬女,把她的未婚夫东邻王襄哥放逐到了扬州。扬州地面距郢中数先千里之遥,襄哥此放实是生离死别。古《莫愁乐》记述了莫愁女汉江泪别王襄哥的悲痛情景:"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雪浪滔滔的汉江水,流不尽莫愁女的衣愁,她目送载着襄哥的船儿远去,含忿在白雪楼举身奔赴投了汉江!

人们为了纪念她,便把桃花村改名为莫愁村,把沧浪湖改名为莫愁湖,她系艇登岩的白雪楼下的矶头渡,则称莫愁渡。"悲莫悲兮分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令》)传说莫愁女其实并没有死,她被汉江渔夫救起,曾寻屈原的踪迹,也找寻过王襄哥,泛艇江湖,足无定踪,真正回到了民间。《莫愁乐》歌唱道:"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后世千百代,吟咏莫愁女、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阳春台、白雪楼的诗、词、歌、赋,历历记述了莫愁女的事迹。如唐李商隐诗:"雪中花下与谁其,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唐郑谷诗:"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谢春悲凉。"宋王之望诗:"沧浪渡口莫愁乡,万倾寒烟木落霜,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荒酒醉斜阳。"宋周密《杏花天.赋莫愁》词:"瑞云盘,翠侵芳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0?人去后,垂阳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暮石城风急。"明.王世贞诗:"倚鞭白鼻埚,绕渡碧桃花,客程无暇问,先访莫愁家。"清刘泽宏诗:"石城西畔莫愁湖,谁道当年女性卢?遣愁愁向莫愁湖,愁向莫愁愁遣无。"清李苏《莫愁村看桃花》诗:"南国佳人字莫愁,至今生长有芳洲,冶魂不许春风歇,散作桃花片片差。"

当年的莫愁湖,碧波千亩。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江西移离城五里之遥;莫愁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天下郡国利病疏》载:"汉水故道逼进郡城而下,明嘉靖初徒,新洪绕沿山湾东,去城弥远。"《钟祥县志.方舆》载:"自有显陵后,明世宗惑于风水之说,堵塞敖口,迫使汉江南移,敖水已由直河入汉,不复达莫愁湖。"原来跨汉江东西两岸的莫愁湖,和桃花盛开的莫愁村,今天都在汉江东岸了。今处于汉江西岸的文集镇,仍保留了楚时旧俗,不仅沿江桃林片片,而且传承了楚国图腾舞蹈《凤凰舞》。莫愁湖,则因围湖造田,久而久之便只剩下面积约二平方公里、蓄水约一千万立方米的一泓碧水了。在围垦后的汉江故道上,建起了现代化的棉纺厂和自来水厂,厂里的姑娘们--新一代的莫愁女,正在意气风发地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展现着蓬勃的绰绰风姿。

莫愁湖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光无限。湖上百岛俊秀,水天一色。阳春白雪岛上,白雪楼、阳春台隔水望,仿莫愁再现;兰台宫歌舞升平,襄王把酒行乐,再现楚风韵。下里巴人岛上,男耕女织,捕鱼狩猎,山歌烂漫,情也陶陶。

绕过湖岔,看到的是“白雪楼”,它与阳春台同雅附高曲《阳春》、《白雪》而得名。白雪楼最初是用于军事嘹望,战国时期得名白雪楼,之后就成为贤士大夫竞相登临吟咏作赋的场所,声名渐起,成为驰誉千载的名胜。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屈原、宋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李商隐、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等著名文学家都对此处情有独钟,游历白雪楼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莫愁湖的东北为中国明代十五陵--明显陵,陵中有九曲河与湖相通。年年阳春三月,湖岸桃花开放更盛;夏秋两季,姑娘们则成群结队,于湖中洗濯放歌,采菱摘莲。湖南岸有柳堤一道,风光绮丽,暇日垂钓,其乐无穷。

用时参考

1-2小时

门票

15.00元

开放时间

夏季(3月1日~9月1日):06:00~22:00

冬季(9月1日~2月1日):06:00~23:00

夏季(3月1日~9月1日):06:00~22:00

冬季(9月1日~2月1日):06:00~23:00

景点位置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郢中镇

莫愁湖社区:莫愁湖社区位于郢中城区王府大道中端,东依莫愁湖,南邻皇城门,西邻汉江,北抵皇城村。版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余亩,现有8个居民小组,22个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共有常住居民3500户,11725人,其中村民2350户8225人;单位750户,2500余人;流动人口400户,1000余人。社区经济主要以出租、经商、服务城市为主,家庭收入主要以商业、…… 莫愁湖社区详细信息++

上一篇 钟祥文风塔
上一篇 莫愁女的故乡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0698.html
钟祥市周边景点
明显陵
明显陵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显陵(XianlingMausoleumoftheMingDynasty)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共47年,其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长3600余米,墙高6米,墙体厚1.8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逻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
黄仙洞
黄仙洞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黄仙洞俗称黄金洞,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位为大洪山脉之南,坐落在湖北省钟祥市客店镇,距钟祥市市区66公里。《大洪山志》卷五·形胜篇载曰:“洞之山为黄仙山,相传黄石公憩此,故名。”史料载:“黄仙山在山之南麓,其下有黄仙洞,豁然明旷,有龙潭,深不可测。”黄仙洞面向西北,全长2500余米,洞口壁高100米,宽70米。洞内蜿蜒曲折,跌宕起伏,丰富的石灰岩石在天然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经过极其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从而形成了极其奇特的洞天石林景观和十分丰富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洞内钟乳石比比皆是,形态各异,石针、石矛、石笋、石柱、石塔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
彭墩乡村旅游世界
彭墩乡村旅游世界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彭墩村位于湖北钟祥市西南边陲的丘陵地区,与荆门市交界(距荆门市区15公里),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320户1159人,耕地9511亩,林地377亩,水面2700亩。自2003年起,彭墩村与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村企结对、产业联姻,走村企共建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以农业种植、养殖为基础,着力打造现代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彭墩经济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2011年3月中国潇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