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碑
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碑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县,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名县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碑位于大名县大名镇京府大街(育才路)43号河北大名师范学校院内,建筑占地面积4221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万余平方米,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建于1983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北大名府育才路43号。基地坐标:东经114.5°,北纬36°。基地占地面积4221平方米,建有“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先生纪念碑庭,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同志雕像,原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宋任穷等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题词16处。2001年4月,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命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8月,中共委、人民政府命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1923年建校,1926年建党,1927年春以谢台臣校长为首的4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末到1930年初,全校300余名师生员工中有200余人成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反帝大同盟”成员,革命力量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还多,被国民党天津《益世报》称为“共产党的大本营”;被共产党誉为“地下党校”;被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同志称赞为:“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为党、为共和国、为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他们中有王从吾、平杰三等41人成为共和国省部级以上领导;有裴志耕、铁瑛等5人成为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有韩友真、司枕亚等140余人担任司局级领导;有冯征、赵纪彬等几十人成为职业革命家;有王振华、王冶秋、田辛甫等几十人成为著名学者、教授、艺术家;有解蕴山、张衡宇等40余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成为一代英列。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红名在外,在直南、豫北、鲁西一带28县影响巨大。1945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军政-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宋任穷等亲临七师校址,听了七师革命史汇报,瞻仰了谢台臣先生纪念碑后,称“谢台臣是革命教育家,七师是一所革命的学校”。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近5年来共接待中央-,省部级领导,历届新老校友及周边市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才,青少年学生共计15万余人次,发挥了重要的爱国主义基地作用,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一篇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上一篇 大名兴化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083.html
大名县周边景点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占地15亩,AA级景点。现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国最大的古碑“五礼记碑”,大名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创造了石磨盘、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艺术形态。邯郸境内至今还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汉代“群臣上醻”和“赵国易阳南界”刻石。北朝时期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响堂石窟和众多的单体石造像,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北齐样式”,对隋唐以后造像艺术影响深远。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开中国碑刻行书先河的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程子视箴碑,明嘉靖陈皇后家族谕祭碑等。展览以邯郸石刻文化遗存为主题,以实物、图片、图表、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