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金丝猴保护区
巴东金丝猴保护区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东金丝猴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巴东县,巴东金丝猴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巴东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主体位于巴东小神农架范围内,于201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巴东唯一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主要保护对象川金丝猴是目前调查清楚的距离长江主航道最近的川金丝猴种群。

一、历史沿革

湖北巴东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巴东县沿渡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小区,于200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保护区面积3000hm2,为动物栖息繁殖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主要对象为金丝猴。2010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湖北神农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扩大为 20909.99 hm2,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以金丝猴、金钱豹、林麝、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银杏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以及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

二、地理位置及范围

湖北巴东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北部,大巴山东缘,处于中国西部高山向东部低山的过渡区域,北连神农架林区,东与兴山县接壤,南抵平阳坝河谷。保护区西距重庆巫山10公里,南距长江15公里,总面积20909.99公顷,其中核心区9580.38公顷,缓冲区3009.17公顷,实验区8320.44公顷。区内最高海拔3005米,最低海拔240米,森林覆盖率82.73%。地理位置:东经110°15'51〃~110°29'59〃,北纬31°11'50〃~31°24'40〃。范围涉及沿渡河镇和溪丘湾乡共20个村。

三、地形地貌及气候

保护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山脉走向与区域地质构造方向线一致,呈近东西方向延伸;地势西南低东北部高,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区内山势高大,山峦重叠,山坡陡峻,河谷深切,峡谷纵横,绝壁高悬,山峰挺拔,气势雄伟。小神农架主峰海拔高3005m,西北抵大神农架,南倾斜抵沿渡河岸。

小神农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海拔较高,雾重湿大,冬夏相等,春秋平分。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性和立体多变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差别而呈现某些规律性变化。

四、主要自然资源

1、物种资源丰富

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丰富,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83科754属1521种,占湖北省维管植物的25.22%。其中蕨类植物26科50属94种、裸子植被6科17属26种、被子植物151科687属1401种。

保护区现有陆生脊椎动物257种,占湖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29.96%。其中兽类7目22科57种,鸟类14目43科167种,爬行类2目9科23种,两栖类2目5科10种,分别占湖北省同类总数的57.00%、74.63%、39.65%、21.74%。

2、珍稀濒危物种众多

保护区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保护物种的宝库,保护区已记录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植物33种,一级珍稀濒危植物3种,二级珍稀濒危植物10种,三级20种。保护区内还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42种。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物种,数量稀少,保护区是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地。根据近几年的考察,区内共有金丝猴600-800只,且活动区域和种群数量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极具保护价值。

五、主要旅游资源

神农溪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丽,风光如画,以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森林植被典型性而取胜,能够满足人们探索自然,了解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

神秘的原始林 保护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原始森林,林内树木参天,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苍劲挺拔的参天大树被藤本植物缠绕,地上盘根错节,倒木横生,绿苔密布。原始森林内树高一般均在30米以上,胸径多为30多厘米,地上覆盖着厚厚的枯枝树叶,老死腐朽树干散布其间。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林内空气清新,色彩迷人。

茫茫箭竹林 箭竹为中国所特有,神农溪自然保护区内海拔较高的山脊分布有箭竹林。登高远眺,如海的竹林随风起伏,波翻浪涌。走进竹林,你会发现,一杆杆秀竹几乎靠在一起,一排排,一丛丛,一列列,如墙似阵。风过处,竹枝竹叶相互摩擦,“沙沙”声不绝于耳。

杜鹃林 在神农溪的山山岭岭间、绝壁悬崖上,到处都是杜鹃的身影,神农溪杜鹃株高可达2~4米,花色有红、黄、紫、白多种,它与冷杉为伴,以竹海为邻,将神农溪保护区的万顷林海装点得分外妖娆。每年4~6月,各种杜鹃相继开放,保护区变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藤本植物 漫步神农溪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无处不在,森林里、山崖上、沟壑中、绝壁上,攀、爬、附、绕、缠、挂、伏、架,姿态万千。在原始森林中,随处可见藤本植物从树根一直缠上树冠,似蟒如蛇。

珍稀动植物 小神农架生态旅游区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为各地区植物区系荟萃之地,特别是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交汇地,植被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小神农架山大人稀,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原始植被保存较为完整。整个旅游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红豆杉,二级保护树种箅子三尖杉、大果青扦、巴山榧树、连香树、水青树。有湖北省重点保护植物领春木、鹅掌楸、麦吊云杉、金钱槭等,有珍贵药材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等。

旅游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和生物的过渡带上,南北气候兼而有之,立体小气候明显,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古代和近代处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中的动物都能在此找到庇护所,得到适宜的生存条件,并一直繁衍至今,成为珍贵的自然博物馆。其中有我国特有物种金丝猴,有动物“活化石”大鲵等。金丝猴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动物,由于分布范围狭小、种群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之,小神农架生态旅游区的动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在科学研究、生态效益、物种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三峡库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溪流奇石 由于小神农架生态旅游区地形起伏较大,溪流很多,故可见许多溪流飞瀑,如瓦缸溪、窑坪瀑布和钻洞沟瀑布等。瓦缸溪源头为一巨大的圆形洞穴,口平且光滑,形似瓦缸,故得名为瓦缸溪。窑坪瀑布呈“Y”字型,高约8米,宽约2米。钻洞沟瀑布是该地区较大的瀑布之一,瀑布下有约50平方米的水潭,远看如白练悬挂,近看则飘入水潭,沁人心脾。虽然旅游区内的河流瀑布规模一般较小,没有大川壮瀑的气势,却是小神农架精巧灵秀的神韵魅力所在。

而且旅游区内有较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石柱、石崖、峭壁、奇石林立,喀斯特地貌与高山草甸、森林相伴,增添了几分秀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上一篇 店子坪当代红色教育基地
上一篇 野三关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0884.html
巴东县周边景点
神农溪
神农溪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流经湖北巴东县境内,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十余处。水道虽狭急却清浅,漂流极富刺激而又安全。神农溪流经三个风景各异的峡谷--棉竹峡、鹦鹉峡、龙昌洞峡。两岸风光奇美,峡谷中少有开阔地,最狭处两岸相距仅7米。船行峡中,如穿幽巷重门。一座座高达数百米的山峰劈面压来,几乎望不见前面的水道。在以险见长的棉竹峡中,难以攀登的峭壁上溶洞遍布,巨大的石钟乳凌空倒悬,河床窄而落差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
链子溪原生态文化旅游区
链子溪原生态文化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链子溪位于长江巫峡口南岸,因链子崖上400多年的巨型铁链纤夫古栈道而得名,是巴东县继国际旅游景区神农溪之后开发的第二个原生态旅游景点。链子溪是长江三峡中新发现、开发的风景名胜区。她地处长江巫峡口上游2公里处,藏在深山峡谷之中,山高峻险,谷深幽静,人迹罕至,丛林茂密,植被葱笼,猿猴嬉戏,鸟语花香,风光秀丽。主要景点有:门扇峡、火焰石、送子岩、链子崖、鱼目洞、龙聚会、仙人寨、铁观鞋、神水泉、大溶洞等。景区内有国家保护动物:猫头鹰、野山羊、猕猴、娃娃鱼、水獭等,还有野木莲、水苔、文母等世界珍稀植物。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
巴人河景区
巴人河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巴人河景区自然环境独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传统悠久,民俗风情浓厚,被誉为巴东县城的“后花园”,长江三峡的“香格里拉”。为把巴人河景区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一个亮点,巴人河景区经过深度开发后,新建了狩猎场、射击场,新增了高空滑索游览方式,扩建了有惊无险的游步道,并向河谷核心景区进一步拓展,开设了漂流项目。目前,巴人河景区已经建成集休闲度假、野外探险、户外狩猎、热情漂流为一体的莲峡仙境原始美丽、迷人的巴人河峡谷是折射巴人原生态的风情长廊。这里有高耸入云的群山、万丈深渊的天坑、峻峭陡险的峡谷、波涛汹涌的激流、阴森恐怖的溶洞、遮天蔽日的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
无源洞
无源洞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景区位于巴东县城东部10华里,距神农溪溪口15华里。核心景区为3.5亿年前地质运动形成的一个奇特峡岩,与江水相汇成一个有内外平湖的半岛,其间溶洞密布,泉瀑飞泻,鸟语花香。北宋一代名相寇准十九岁任巴东县令时,在此写下巴东诗词125首,李商隐在此留下千古至情《巴山夜雨》,千余年巴东老城已隐没于景区望江亭畔,自然风光与人文胜迹独领巴东一方风光名胜。无源洞,又名兀源洞、悟源洞。位于县城东郊10公里的金子山麓,海拔200米处,有水、旱二洞相连,洞口高宽各丈余,据《县志》载:以其泉“深远莫测其源”而得名,洞内空旷,可容万人,居人每避兵于此。雨季,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