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米湖摆手堂
舍米湖摆手堂
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来凤县,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舍米湖土家山寨。摆手堂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场所。来凤县摆手堂现存3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石墙环护,大门形似牌坊状。在大门与神堂之间,有一条石铺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墙壁是石块砌成,屋面覆盖人字披黑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檐飞拱,显得朴质厚重。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现存石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维修摆手堂时所立,可见舍米湖摆手堂历史悠久。

百福司镇:来凤县百福司镇位于湖北省恩施州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之地,东与湖南龙山县接壤,西与重庆酉阳县毗邻,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地跨东经109°07′至109°21′,北纬29°04′至29°07′,全镇国土面积184.13平方公里,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酉水河由北向南穿镇而过,怯道河从西向东横贯全镇,两水系于百福司集镇相汇,再向东流入…… 百福司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龙家界
上一篇 小鸡公岭摆手堂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1046.html
来凤县周边景点
仙佛寺
仙佛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佛寺在来凤县城东7千米的酉水河边佛潭岩上,是我国开凿年代最久远的石窟寺之一。据同治来凤县志记载,仙佛寺建凿于(东晋)咸康元年五月(公元335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开凿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云冈石窟(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和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是我国开凿年代最古远的石窟寺之一。仙佛寺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窑寺。仙佛寺石窟高约百余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阁三层,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雕工古朴精湛。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仙佛寺”三字。全寺陷栖崖壁之中,重檐三叠。干栏式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杨梅古寨景区
杨梅古寨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杨梅古寨景区位于来凤县三胡乡,距来凤、咸丰县城和恩(施)来(凤)高速、恩(施)黔(江)高速均约20公里,以古村、古寨、古杨梅,古道、古墓、古戏楼,古桥、古庙、古院落著称。抚摸亿年石林群的厚重沧桑,叹服千年古杨梅的生命奇迹,探寻巴盐古道的文明遗存,体验百年古院落的浓郁文化,还有酸甜可口的杨梅和纯天然的特色菜大快朵颐,杨梅古寨集浓郁的土家文化、秀美的山水风光和慢生活的休闲农耕体验于一体,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流乡村旅游目的地。规划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是以黄柏和石桥两村的古桥、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戏楼、古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龙嘴峡
龙嘴峡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龙嘴峡是酉水河与新峡河、老峡河交汇的地方,也是“酉水河一线串珠”景点的重要一环。“窄口子”名符其实,它是酉水河最窄的地方,被誉为“九百里酉水咽喉”,枯水时节河宽仅数米,人用“撑杆跳”能轻松到达彼岸,又被称为“黄河壶口第二”。“相思岛”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该岛是酉水河上一个自然岛,形似一轮弯月,岛上鸟语花香,亭台楼榭,相传是土家妹子与情郎约会的地方。“仙女洞”处于龙咀峡的半山腰,上距山顶数百米,下距酉水河数百米,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洞中丹霞石与石灰石交替共生,形成了众多千姿百态的奇特钟乳石奇观。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卯洞
卯洞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湖北来凤县百福司镇梅子坳山卯洞,为天然形成的穿洞(类似隧洞),骑跨在酉水河上。换言之,梅子坳山犹如一座巨大的石拱桥横跨在酉水河上,令人称奇叫绝。酉水蜿蜒于鄂湘渝黔四省九县市(湖北省宣恩具、来凤县;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湖南省龙山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沅陵县),是洞庭湖水系沅江最长的支流。古称酉溪,为古武陵郡境五溪(酉、辰、巫、武、沅)之一。发源于宣恩县椿木营乡的黄柏营。有两源,一条经马家湾,另一条经溪水坝,在锣鼓圈交汇。经宣恩李家河乡两河口入来凤县境,南流至来凤百福司镇鸡笼滩入重庆市酉阳县,最后在湖南省沅陵注入沅水。属山溪性常流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