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庙
六祖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祖庙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县,六祖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六祖庙、卓锡泉出梅关往南沿驿道下约200米处东侧有一座建筑精巧的六祖庙,西侧是卓锡泉。这里流传着一段佛家故事。

六祖是指佛家禅宗六相慧能—今广东“南华寺”的开山祖,达摩在中国的第六代传人。相传唐朝武则天时,禅宗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的东山—寺-,受徒很多,年老圆寂前他想在众僧中选一法嗣,于是宣布要每个从僧都作一偈,并许诺:谁的偈能参透佛的要义,就把衣钵袈裟传给谁,继为六祖.因平时大弟子口神秀博得五祖器重,自以为六祖非他莫属—,于是很快便作了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偈公布后,一般和尚都认为他的偈好,点破了-的方法,然而却有二个不口太识字的和尚慧能,这时冒出来,针对神秀的偈,也请人写了一偈艾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诺尘埃。”五祖看后,认为慧能才悟到了佛性,决定把衣钵袈裟传于他。可是慧能出身低微;在寺里他只是个春米的和尚,神秀可能不服.日后会加害于他。因此五祖圆寂前便秘密将衣钵袈裟传给了慧能,并嘱咐慧能马上离开黄梅,南回广东避难,三年内不得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次日五祖母圆寂后;神秀发现衣钵袈裟已被慧能拿走,于第三日立即召来武僧慧明,要他率领500众僧,迫拿慧能,夺回衣钵等物。话说慧能在离开师父之后,日夜兼程,一日逃到大余,投宿于东山寺住了一夜,次日到了梅岭,正值暑热天气,上到山顶时已精疲力倦,欲找点水喝,可是高山之上哪里有水?于是慧能把锡杖往地上一顿,说道:“天不绝吾也!”说也奇怪,他这卓锡一顿,地缝中便冒出了一股清泉,六祖喝后感到甘洌清甜,一身轻爽口,正要起程赶路,忽见慧明已追上山来,自知不是慧明对手,便把袈裟衣钵等物放在一块大石上让慧明拿去。然而慧明用尽力气也拿不动这些物品。这时慧明也有所感悟,自知不合取这些法物,又见慧能诚实,便对六祖说:“你赶快走吧,后面还有追兵.”说后自己往回走,并对后面追赶的和尚说:“慧能果已不知去向,不必再追赶了。”因此,慧能才从梅关脱险。日后回到家乡,隐居16年后,他才公布身份。传说,慧明放了六祖之后,也没有回黄梅,而找了一处山寺,自己-去了。为了纪念六祖在梅岭的这段险遇,后人便在此兴建六祖庙。

卓锡泉,又称锡杖泉。梅岭有两处,一在梅岭山巅北山口处,今名六祖泉。一处在南坡,泉水较大,已引入六祖庙,今已作井水,旁置大石块,为“放钵石”,供游人观瞻.

上一篇 七里坪镇长胜街景区
上一篇 岳霆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1354.html
黄梅县周边景点
四祖寺及四祖寺塔
四祖寺及四祖寺塔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祖寺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城西约15公里的双峰山腰,又名正觉院或西山寺。原专指佛教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创建的寺院。现泛指包括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俗称花桥)、碧玉流、传法洞、夹木石等景点在内的禅宗圣迹。四祖寺因道信系禅宗四祖而得名;道信在四祖寺传法三十余年,传衣钵于五祖弘忍。唐代宗赐谥号“大医禅师”,沿用至今。四祖寺系全国屈指可数的禅宗古刹之一。现存的主要古迹有:毗卢塔即四祖真身塔、碧玉流、灵润桥、鲁班亭、传法洞、黄梅山、黄梅水、夹木石、石矶鱼等等。“西山碧玉”是黄梅古代十景之一。唐、宋古塔。位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玫瑰谷漂流观光生态园
玫瑰谷漂流观光生态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玫瑰谷漂流观光生态园位于湖北省黄梅县柳林乡,地处黄梅县北部,大别山南麓,鄂皖两省,蕲黄宿三县交界处,东邻安徽省宿松县柳坪乡、二郎镇,北连蕲春县向桥乡,西接本县五祖镇,南傍古角水库与本县停前相通,交通便捷,距离县城约35分钟车程。距离武汉、南昌、合肥三大省会城市均只有2小时车程,距离黄冈、黄石、鄂州、九江、安庆等五个地级城市,均只有1小时车程,距离周边旅游景区庐山、天柱山风景区约2小时车程,距离黄山、九华山景区约6小时车程。玫瑰谷漂流观光生态园由湖北省瑞坤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总投资约2亿。有四大功能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食宿于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黄梅五祖寺
黄梅五祖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位于黄梅县城北13公里的东山,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之地。它既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座在山峰之中。五祖寺是由五祖寺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永微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弘忍大师俗姓周,祖籍黄梅县濯港人,生于隋代仁寿元年(公元六零一年),圆寂于唐上元二年(公元六五七年)享年七十四岁。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一千多人,先后还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