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玉虚宫
武当山玉虚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玉虚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丹江口市,武当山玉虚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年间,国家“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在武当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庙观,而玉虚宫则是整个建筑群中最大的庙宇。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为此不禁发出“玉虚仿佛秦阿房”的赞叹。

玉虚宫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主峰西北。全称玄天玉虚宫,因明清两代,此地常有军队扎营,故俗称老营宫。该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嘉靖三十一年(1552)维修。原为五进三路院落,东中西三院共建有宫门、龙虎殿、朝拜殿、年殿、父母殿、启圣殿、元君殿、无梁殿、望仙台、御花园及祠、堂、庙、坛、楼、阁等各种建筑二千二百余问;前后崇台迭砌,结构严谨;左右殿宇重重,楼台毗连;其间玉带河穿插,曲屈萦围;四周朱墙高耸,环卫宫院;原是武当山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清代乾隆十年(1745)大部分建筑被毁。现存建筑有宫墙和宫门,宫墙状似月阑绕仙阙,宫门为精雕琼花须弥石座,卷拱三孔,两翼八字墙上嵌镶琉璃琼花图案,门饰栏台阶,朱碧交辉,状美富丽。宫门内外各有碑亭一对,巍然对峙,亭内各置一巨大赑屃,其背各驮一碑,门外两碑分别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为重修太和山而下的“圣旨”碑和嘉靖三十二年(1553)《重修太和山宫殿纪成碑》;门内两碑,一是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为保护武当山道教而下的一道“圣旨”碑,一是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太和山道宫碑记。四通碑文书体隽永圆润,碑额浮雕蟠龙,矫健腾舞,造型稳重虬劲,碑下驮碑之赑屃大小相同,各重约90余吨,形象生动,雄浑刚健,是武当山石雕艺术的珍品。

据文献记载,玉虚宫当年有七十二个道院,每个院里有一口水井。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玉虚宫当年的规模。玉虚宫是城内套城,共有三城,即外乐城,里乐城和紫金城。三城都各有宫墙间隔连围,形成等级鲜明,规模宏大的宫城。而现在由宫墙围住的这部分,是玉虚宫的紫金城。相传玄武得道升天后曾被玉皇大帝嘉封为“玉虚相师”,故玉虚宫建成后,永乐皇帝钦定为“玄天玉虚宫”。明朝中叶嘉靖年间,玉虚宫又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自此,玉虚宫占地面积525万平方米,房屋达2200多间。放眼望去,飞金流碧,富丽辉煌,了无边际。难怪古人游玉虚宫后感慨道:此日闲游疑梦幻,身从碧落踏虚归。

当年的玉虚宫是管理武当山的大本营,住在这里的由皇帝钦选的武当提点都官至正六品。这口在宫墙外面的有着井亭石柱的水井被称为龙井。这口井的水不能随便用,只有为皇室举行斋醮大典时才允许由专人在这里取水。可见当时的规制是多么的严格和分明。

明天启七年,即1627年,玉虚宫发生了毁灭性火灾,其轴线主要建筑均遭火劫。百年后,即清乾隆十年,玉虚宫再次遭到大火,其附属建筑一并化为灰烬。1935年夏,山洪暴发,数十万方沙泥直泄玉虚宫,大片房屋被吞没,号称南方“故宫”的玉虚宫自此成一片残垣断壁。

建筑坐东南朝西北,中轴对称布局,为五进三城:外乐城、紫禁城、里乐城,三城都有各自宫墙间隔连围,形成等级鲜明,规模宏大的宫城,俗有“七十二院落,七十二井,这院不吃那院水”之说。按周礼天子五门、左右东西宫格局布局,充分的显示出道教在明朝地位,被古人誉之“山中甲宫”。玉虚宫前宫正殿前竖碑两座,后宫地势与前宫殿脊齐平,四合院布局。塔院位于后宫五十米左右,有塔四座,其中三座并列成“一”字,相隔约七米。建筑形式相同,八角形,砖结构,高越七米。

主体建筑仿故宫“三朝五门”制,平面布局呈三路五进,沿中轴线利用青石崇台层层迭砌递进,营建山门、龙虎殿、朝拜殿,最终把玄帝大殿推向热潮,以父母殿作精悍的结尾。同时又横向扩展,营建东西御碑亭(四座)、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廊庑、观星台、启圣殿、元君殿,企图将群体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有致,形制绳墨合度,院落蔓延相通的建筑格局,不仅体现了明代建筑凝重、严谨的风格,更隐喻着道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玄妙思想。宫之内外铺以配殿、道院、楼阁,其间以小巧精致的亭、台、池、坛作穿插衬托,着力塑造出群体建筑烘托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体建筑映衬群体建筑的井然有序,可谓独具匠心。玉带河自内乐城穿城而过,恰似一根飘逸的玉带飞扬在龙虎殿前,其上修建仙源桥,两侧立莲瓣石榴头拦望施以护栏。城外建有东西宫、泰山庙、火星庙、望仙楼、张仙洞(无梁殿)、水帘洞、华阳亭、寮室、浴室(娘娘澡堂)、斋堂等,宫外复设东、西、北三座天门。各类建筑按其序列,恪守其位,尽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武当山志》记载:最大的赑屃通长6.06米,高2.85米,宽2.35米;御碑高6米,宽3.5米,通高9.03米,重达100多吨,是国内罕见的赑屃驮御碑,比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长陵的赑屃驮御碑要高大完美得多

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镇

类型:古迹道观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719-5668567;0719-5665396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上一篇 武当山紫霄宫
上一篇 静乐宫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1989.html
丹江口市周边景点
武当山
武当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十堰市南,武当山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现有古建筑群均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达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欲扬先抑、前呼后应、玄妙超然的艺术效果。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
太极峡景区
太极峡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大自然亿万年神奇的造化,蕴育了这幅波澜壮阔的瑰丽画卷。太极峡,这天造地设的太极图腾,举世无双的天下美景,特有的大山、大水、大风景,书写着多姿多娇的大地传奇!太极峡景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石鼓镇境内,景区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18平方公里,由太极大峡谷、九龙湖、天池、玉皇顶四大景区组成。东与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南至丹江口市凉水河镇,西至蒿坪镇,北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交界。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地质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太极峡景区集幽深的峡谷、神秘的溶洞、茂密的森林、飞泻的瀑布以及独特的丹霞地貌、故志的历史传说为一体,具有独特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
静乐宫
静乐宫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使消失了48年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八宫之首”——净乐宫重现人间。业已竣工的净乐宫将于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举行道教开光仪式。届时道人入住,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将成为武当山道教圣地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净乐宫背景:净乐宫建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原有宫殿、廊庑、亭阁、道房大小房屋520间,建筑风格具有皇家园林雍容华贵的气派,有“小故宫”之称。1958年建丹江口水库时,净乐宫两座国内罕见的巨型赑屃御碑及800余件精美的石构件拆运至丹江口市城郊。2002年,丹江口市金岗水库旁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净乐宫包括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
武当峡谷漂流
武当峡谷漂流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武当峡谷漂流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山景区,漂流河道西起黄龙村大坪,东至黄龙村村部。漂流河道全程7.8公里,落差188米,是目前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自然河道最长、基础设施最完善、生态保护最完好的漂流。景区河道峡谷蜿蜒狭长,九曲十八弯,河道时宽时窄,水流时缓时急,两岸重峦叠嶂、峭壁耸立、怪石嶙峋、林木蔽日,集“雄、险、秀、奇、幽”于一身,山水相映,环境怡人。游客既可感受水上休闲运动的惊险刺激,又可领略武当山区的旖旎风光。景区内人文自然景有清末庄园(二级文化遗产)、老杨屋、桂花场、八丈崖洞、碧玉潭、清凉谷、半月潭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