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市老正街
董市老正街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市老正街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枝江市,董市老正街为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董市原名董滩口,自古名人辈出、商贾云集,逐步形成商埠后而演变成董市,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集镇上共有四条街道,从东至西为三条直街,分别为正街、河街和背街,正街西头还有一条横街。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县志》记载:“居民稠密,半于邑城,四方商贾云集。”如今董市老正街还留存着明清时期的传统居民、商铺作坊及历史遗迹。

古镇董市历史商业概况

古镇董市“半于邑城,商贾云集”,又是军事要地,宗教圣地,也是经济枢纽。明清鼎盛时期,集镇有300多家字号,1000头毛驴上街驮运货物,年经营额值现币3000万元以上。物流兴盛了商业水陆交通运输业,也带动了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主要行业有粮食加工整米、榨油、豆作酥食、酱园;棉花加工有轧花、弹花、纺线、织布、踹染等;从事金属制品加工有金、银、铜、铁、锡、缤铁(白铁)铸造等。还有生产草编、香炉、方斗纸、棕麻绳等,行业多达50种,产品几百种。现将商号旧址介绍如下:

一、手工业作坊

1、“松兰信”酥食酱园作坊。清道光年间,淅江省绍兴人蔡光知在董市制作豆腐,开办酱园后发展酥食加工。咸丰十年(1860)其子蔡保连创品牌“松兰信”,从业人员达100人以上,产酥食70多个品种,民国二十年(1931)以后以“松兰”为总店又发展“胜记”、“德记”、“信记”等3个分店。有“董市一条街,尽是松兰斋”之称,其“松兰”牌白酥糖,月饼销往江口、沙市、重庆等地,颇为-。解放后,1954年“松兰”与“万元玉”联营生产,1956年成立公私合营董市酥食加工厂,归口供销社。1966年10月取消公积合营改称“枝江县副食品公司副食加工厂”,厂址迁往城关。1980年3月升格为“枝江县食品厂加工厂”。

2、祥泰榨坊。厂房在董市矶头东侧,已无遗迹。经营门面在老正街2号。

光绪二十一年(1895)何礼济在董市办起了榨坊,后转手给“正和义”,民国二十七年(1938)又转归李铭三经营,牌名为“祥泰榨坊”。主要榨棉油、菜油和少量麻油。1940年创日产300斤麻油的记录,当时有工人20人,榨筒2个,碾砣1付,水牛5头,石磨5副,蒸炒锅3口,一直经营到1950年。

3、金大兴银坊,老正街59号。

经营至民国三十八年止,为董市5家银坊之一。以来料加工为主,兼制成品出售,品种有耳环、戒指、手镯、项链妇女配饰等。

4、李传喜铜匠铺,老正街36号。

经营民国二十九年至解放。带其女为徒,以来料加工为主,也串乡销售。主要产品有:茶盘、脸盆、烟嘴、提环、勺、瓢、锁匙等。

5、罗信记房屋。

在饶家巷、马永发隔壁。现日化厂的前身豆作社,于1954出租佃其房200平方米成立合作社豆作组。存石磨10副,牲口9头,榨架4套。

6、协成纺织厂

清同治五年《枝江县志》载:“夜半机杼之声与纺车轧轧相闻,贾人多于董市、江口买花入川,呼为楚棉,布匹如之”。协成纺织厂是民国十四年董市开办的3家纺织厂之一。后将门面改为“鲁永泰”绸缎铺。

7、刘长兴染坊,老正街46号,民国二十八年有染缸33口,年染青灰色布1.4万匹,产值达6万余元。

8、刘必善踹坊,老正街190号。

9、史高先匹头绸缎铺,老正街47号。

上一篇 玛瑙河
上一篇 圣泉湖文化艺术村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2582.html
枝江市周边景点
步步升文化旅游区
步步升文化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枝江市步步升布艺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公司紧临宜黄高速公路枝江仙女出口,距汉宜高铁枝江北站1公里。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公司已由布鞋生产延伸发展成今天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公司下设四个分公司,拥有包括“休闲上班族”10000余名员工,布鞋销售终端遍布全国各地,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公司以传统手工布鞋为核心产品。凭借获得国家专利的“锁边锁底”工艺,配以纯天然的原材料,经过纯手工精心制作的步步升布鞋充分诠释了“文化型、乡土味、绿色养生”的精髓与内涵。精湛的手工技艺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央视《北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
枝江沙浪奇观
枝江沙浪奇观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长江沙浪奇观景区,位于长江北岸的历史文化名镇——枝江市董市镇。《荆州府志》记载:“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长江沙浪奇观景区即董市沙洲,是九十九洲之一,其占地2000余亩,西与三峡大坝相接,顺江东下直达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南越长江直入百里清江画廊,北连长坂古雄风当阳和孔明故里襄樊。三峡国际机场、焦柳铁路、汉宜城际铁路、沿江铁路、宜黄高速公路、襄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318国道等比邻景区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入住枝江三星级国际大酒店和宜昌星级宾馆、酒店十分方便。三峡大坝建成,斩断长江天堑,下游江水平稳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
枝江博物馆
枝江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枝江市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89年1月建馆,隶属枝江市文化体育旅游局。1996年建成馆舍,位于枝江市马家店街道办南岗路中段,紧邻318国道。枝江博物馆馆舍外观具有汉魏风格,绿色琉璃瓦屋面,汉阙式大门。陈列楼门厅外为石阶,两侧为浅浮雕石刻壁画,左侧为展示大溪文化制陶艺术的《陶韵》;右侧为体现楚文化风彩的《楚风》。门厅内正面为黑色大理石雕丙烯填线壁画《西楚沧桑》。馆舍错落有致,文化特色明显,是本市象征性建筑之一,也是三峡门户第一馆。馆舍建筑设计获得省市年度设计奖。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先生题写馆名。枝江市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