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遗址
位于枣阳市七方镇潘岗村,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遗址中部发现有灰坑等遗迹。采集遗物有石斧、石锛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篮纹、指窝纹、弦纹、附加堆纹及镂孔、彩绘,器形有鼎、斝、豆、罐、簋、釜、盘、杯、碟、盆、碗、壶形器等,属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周代陶片有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器形有豆、甗等。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唐梓山位于枣阳城北22公里、太平城镇北5公里,方圆4平方公里。唐梓山有唐子亭,山顶有祖师殿、圣公圣母殿、无量殿,山腰有灵官殿、乾銮殿、娘娘殿,有传说的刘秀聚将台、分金亭,山间有卧牛石、圣饮泉、仙人池、一人道等自然景点。唐梓、紫玉两山平地凸起,山脚毗连,山峰兀立,攀及山巅,极目望远,挥手可见,遥相呼应,心旷神怡。唐梓山,平地一座孤山,无缘无故地拔地而起,椭圆,锥尖,陡峭,峻秀,状如金字塔,满山的青松齐刷刷向山顶倾拜,簇拥山巅那突兀的高矗入云的褐石色山冠。山冠上金碧辉煌的寺宇成为半空中耀眼的明珠,远处飘来的白云从明珠般的海市蜃楼下扑入山怀
无量台风景区位于汉光武帝刘秀故里——吴店镇二郎村与舂陵村交界处(汉十高速吴店出入口向北200米),南邻滚河北岸、北壤枣阳城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8万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无量台始建于东汉,昌盛于明代,后人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功德在此兴建无量台,其殿自基自顶,无梁无柱,砖石拱顶,飞檐翘壁,风格奇特,令人叹为观止,文物价值极高。无量台风景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文化共存共荣的古文化圣地。在这里,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不仅有以真武、老君为代表的道教文化,还有以观音、弥勒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更有以刘秀、关公为代表的
白水寺风景名胜区,东邻随州神龙岩,西近襄阳古隆中,为“汉—十”根治线上的必经之地,被列为襄樊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外事活动参观点。景区分为白水寺古文化游览区、白水湖水上游乐区、香龙山风景游览区、山庄度假区等四大游览区。白水专坐落于狮子山之巅,《枣阳县志》找:“乡人建,以祀汉光武。明宣德中,僧真隆改以正殿供佛,以西偏三楹祀汉光武,旁列云台诸将木主。”即今白水寺殿堂布局。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兵器殿、关公殿、青龙井、龙井亭等。整座寺庙殿堂古朴典雅,雕塑精美,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调;寺内古木参天,门前石阶壮观,充满着浓郁的梵宇气息,先
:青龙山熊河风景区位于枣阳市西南28公里,熊集镇南3公里,南眺大洪山脉,北倚青峰山麓,栏截滚婴两泾(滚河、婴水),属襄樊市大型水库之一。景区内峰峦叠嶂,水山共存,岛屿棋布,有18公里长的水上旅游长廓、8大峡谷、6个全岛和38个半岛。8万亩山场土质肥沃,水源充沛,各类矿物质含量较高,为各类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多年来的封山育林,强化管理,形成了植被繁茂、动物丰富、碧水青山的美丽景观。熊河之水,古有万泉之水之美称,正源于平林南疆之关门山、云台山阳区,沿途有随州市境内的众多溪水注入,进襄樊辖区又有众多溪水相继注入,形成了万泉之水汇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