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恺堂
乐恺堂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恺堂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涟源市,乐恺堂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乐恺堂位于涟源市金石镇桃林坝村桃林湾,是清代“翰林父子”谢振定、谢兴峣的祖居地,也叫“谢家大屋”。2011年,“乐恺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桃林湾现在的三进九厅“乐恺堂”大屋是湘中地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之一。乐恺堂是清康熙17年(1678年)谢添荫、谢添弦兄弟修建的,堂名“乐恺”,取父子兄弟相聚一堂、和睦快乐之意,已有300余年,作为翰林府第,现在的面积大约有1万平方米。

乐恺堂前后四排平房,青砖木制结构,三进九厅相连。正院中有两道门,两座天井,后厅厅中木格上的金黄色油漆还十分鲜明,厅内木柱横梁上面还有很多雕刻图案。

这里发现了清代皇帝书写的一块“太学”匾额。“太学”匾额悬挂在乐恺堂的中厅,宽约2米,高1米,为几块木板镶嵌而成,楷书的“太学”二字仍然清晰。匾上尘土点点,褪尽光泽,表明它已有数百年不同寻常的历史。

在清朝,谢氏祖先中过举人、进士,其中一对“父子翰林”,名噪京师。父亲谢振定,乾隆45年(1780年)庚子科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其子谢兴峣,是嘉庆24年(1819年)己卯科翰林院庶吉士。谢振定曾任监察御史,1795年,他不畏权势,放火烧毁了和珅妾弟违反规定使用的车轿,被誉为“烧车御史”。谢振定做过嘉庆皇帝的老师,后来晋升为太子太傅。

据1995年《谢氏大宗七修族谱》主修人谢翔在族谱中补记:相传嘉庆帝在谢振定逝世后,亲致祭文:“朕当太子,先生为傅;朕登大宝,先生为辅;朕今渡河,为先生讣”。他还亲笔为谢振定题写神主:“祖之臣父之功臣,朕之先生谢公振定老大人之神主”。由此推断,“太学”应当是嘉庆皇帝亲笔所书,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历史上,桃林湾大屋曾挂满了御赐“翰林第”、“父子翰苑”、“太学”、“文魁”、“金紫诰封”等匾额。作为翰林府第,桃林湾乐恺堂现在的面积大约有1万平方米,而过去的面积要大很多。两侧的旧屋,如今已被拆除,盖起了许多红砖房。

现在的乐恺堂正院保存得较为完整,是湘中地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之一。它的建筑布局为前后四排平房,是典型的合院式住宅,青砖木制结构,三进九厅相连。正院中有两道门,两座天井,这是极为少见的。后厅是今天的谢氏族人举行祭祀的地方,由于经常擦拭,厅中木格上的金黄色油漆还十分鲜明。厅内木柱横梁都很粗大,现在依然结实,上面还有很多雕刻图案,显示出房屋主人的尊贵地位和建筑工匠的艺术水平。乐恺堂大门的石头门槛,历经300多年,已明显破损。村民们说,在“文革”期间,大院曾遭到破坏,后来陆续修缮,基本保持了原貌。他们表示,今后将加大保护力度,使这座古老的大院不再受到毁坏。

桃林坝的地势为象形,乐恺堂位于象鼻子上。乐恺堂前面,有一块大坪和一口扇形的水塘,再前面是广阔的稻田。距大院约一公里的凤形山上,耸立着一块两丈高的巨石,名叫锦石。山中还有一个大溶洞,至今很少有人进去。古老的建筑、名人的传说,加上自然景观,使桃林湾富有旅游开发价值。

上一篇 罗驭雄故居
上一篇 湘军名将故居群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3600.html
涟源市周边景点
湄江风景区
湄江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地质公园

湄江风景区地处涟源市城西北,踞蓝田镇30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踞冷水江波月洞45公里,娄底市50公里,是湖南旅游网络的中心地带,地处全国旅游热线上,交通方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景区共有四百多个景点:其中一级景点76个,二级景点126个,三级景点226个。分布在十大景区之内:即观音崖、藏君洞、古神州、塞海、龙泉峡、黄罗湾、香炉山、仙人府、大江口、仙人寨。湄江总面积136.64平方公里,集山、水、洞、峰、石、泉、瀑布、悬崖、峭壁、深坑及溶崖湖于一身。有褶皱、断裂和节点发育等构造地貌类型,龙泉峡、藏君洞、黄罗湾是第四纪的产物,具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