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书院
恭城书院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恭城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恭城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恭城书院原名“罗蒙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罗蒙山下,始建于宋1105年,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

这座经历了210年风雨历程的古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4个部分组成,建筑群完整而有序,两层木楼建筑以一条中轴线排列在一起,中有通廊串联,四周青砖护墙,院外有桂花树两株。。飞檐翘首的门楼雄伟壮观,布满青苔的石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拾级而上,进入书院就是长长的走廊,两边对称地分布着6栋斋舍,上下两层,每栋斋舍有4间讲堂和1间宿舍。

恭城书院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座不朽的丰碑。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在书院内召开临时紧急的“通道会议”,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从此,古老的恭城书院就与伟大的长征联系在一起而彪炳青史。

1934年12月12日,红军七位高层如开政治局会议,商议行军方向。既定方针是进军湘北与贺龙陈毅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但当时北上线路已被蒋军层层把守,几无通途。毛泽东力主进军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后被大多数与会者采纳。于是有了军委的“万万火急”电报,有了“通道转兵”。

在会议旧址中看到,参加会议的七人中,只有毛泽东没有坐椅子,坐了一条条凳。其余六人为周、朱、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李德。实际上,周、博、李组成的“三人团”是当时的最高领导。

除了红军通道会议外,恭城书院还有很多其他内涵。书院始建于宋代,之前几经损毁搬迁。我们所见的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有清一代至民国,这所书院在湘、桂、黔三省交界地带都享有盛名。书院坐东朝西,后靠罗蒙山,前延恭河水,有藏龙之势。而犹让人醒目的是,民国十年,通道一位名叫翁信浮的县长在书院前厅立柱上刻下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小学毕业的一定要升中学,中学毕业的一定要上大学”,下联为“家境富裕的固然要升学,家境贫困的也要想方设法升学”。

这幅对联能引起三个推测:一是这个翁县长没文化,连幅对联也写不工整,但他号召民众读书上进的赤心若揭;二是这个县长太具新思想,故意用新白话体冲击旧思潮;三是此地民智开化,求实创新,包容并蓄。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处三省交界穷乡僻壤的小小恭城书院都似乎深藏有先机。而这种先机与毛泽东力主西进的发言,以及整个通道会议的民主决策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呢?

县溪镇:江口乡、锅冲苗族乡、县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县溪镇县溪镇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傍菁芜洲镇,西连锅冲苗族乡,南界地阳坪,北临江口乡。从宋崇宁元年(1102)建县至解放后的1958年,一直为县治所在地。1984年9月,社改乡时,与县溪公社合并,组建新的县溪镇至今。枝柳铁路、209国道和渠水支流通道河、与播阳河交汇于镇,构成水陆交通网。通道火车站、通道贮…… 县溪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龙底河
上一篇 马田鼓楼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4328.html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周边景点
通道转兵纪念馆
通道转兵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通道转兵纪念馆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36公里的县溪镇罗蒙山下,由主题陈列馆、纪念广场、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住址宝庆会馆、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东岳宫、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等部分组成。  通道转兵纪念馆占地面积46200平米,陈展面积2900平方米。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在通道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和通道会议促成的通道转兵这一历史史实,以及1930年12月--1934年12月的4年间,红七军团、红六军团、中央红军过通道时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和部队官兵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怀化万佛山风景区
怀化万佛山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万佛山位于怀化市南端通道县,主要有丹霞地貌风景区94.4平方公里,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和100万亩松涛森林风光,有马田鼓楼、百衣观、回龙桥等人文景观。199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万佛山丹霞峰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湖南省长沙规划设计院设计的《万佛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怀化万佛山风景区位于通道县临口镇太平岩村,距离县城双江20公里,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品相较为罕见的特大型丹霞地貌群,这里“万座丹峰拥翠环”,融峰、林、洞、水于一体,集雄、险、峻、秀于一身,一步一景,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万佛山丹霞地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皇都侗寨)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皇都侗寨)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皇都侗寨位于湖南怀化通道县,并坐落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文化长廊”中心地带的黄土乡,现已建成为“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为国家AAA级景区。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传说古夜郎国天子路过此地,被其浓郁的民族风情所迷恋,故建“皇都”城。皇都侗文化村由头寨、尾寨、新寨、盘寨四村组成,历史悠久,民风民欲最为完整亮丽。鼓楼里、凉亭内、风雨桥边,处处琴声悠扬,歌声如潮。要到侗寨必须先过一座名为普修桥的风雨桥,河对岸的山脚下有一座别致的寨门,六只铁炮依次鸣响,数十名侗家汉子吹着欢快的芦笙曲翩翩起舞,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侗家姑娘,端着一碗碗芳香四溢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