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文昌书院
祁阳文昌书院
祁阳文昌书院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祁阳县,文昌书院位于湖南祁阳。明万历十二年(1584)(一作十六年),在天马山南麓(前临湘江),邑人、铜仁太守邓球倡建文昌塔于江滨,并建书院于塔前,故名。有石坊、讲堂等。塔前构厅事3楹,为诸生课业之所,日讲课,左右各1楹。前置3祠,一祀文昌神,一祀周敦颐、程灏、程颐,一祀前代寓贤与乡先达名流。又前为石坊,题曰“文昌书院”。集诸生日讲课其中。天启间,邑人陈朝鼐“误信形家邪说,倡众毁塔,而书院亦废”。清康熙九年(1670),知县王颐建文昌阁于文昌塔废址,“并于阁后仍构书院为肄业所”。后以“踵增无人”,阁犹存而书院则为僧院。至乾隆十年(1745),知县陈大受重建文昌塔于原址,迁文昌阁于塔旁山阜。其规制有变更:阁之四旁,周建院舍,前为门庑3间,后为厅事3楹,东西两厢各10间,制取轩朗,材尚浑坚,栋崇而楹耸。十四年(1749),知县李映岱重建书院于新阁,有讲堂、大成殿、文昌祠、正谊堂、官厅、雨亭等建筑。二十七年(1162),知县李莳订立《规制》,聘师、招生、考课等均有规定。诸生分为内肄业、外肄业、与课3类管理。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易学超重建,以祁阳古称永昌,改名“永昌”,其规模更大了:讲堂1座,大成殿居中(左柄主讲,右作官厅),雨亭1座,正谊堂1座,头门1座(左右门房2间)月台,文昌祠(学舍5间),左排房1座(学舍7间),回廓2座(学舍各3间),庖湢4所(置四角)。并以“遵岳麓、白鹿之规,体紫阳、南轩之训,黜浮华而崇实学,敦孝友以重人伦”为宗旨,昌明道学,丕振人文。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军曾驻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两年后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称学校。1930年改为乡村师范学校。1982年,拨归祁阳师范,几经改建,除右厢尚余旧房数间,院中余一老桂花树外,余已荡然无存。今为祁阳师范校址。
上一篇 上甘棠文昌阁
上一篇 祁阳革命烈士纪念碑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4624.html
祁阳县周边景点
浯溪碑林
浯溪碑林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浯溪碑林位于永州祁阳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为我国罕见的露天诗海碑林。此地山水秀美,史载唐代中期的诗人元结非常喜爱这里,就在溪水之畔建庐而居,又建吾台,并将该溪命名为“浯溪”,浯溪由此得名。元结在公元761年撰写了《大唐中兴颂》,后来大书法家颜真卿将元结的这篇文章书写下来镌刻在江边崖石上后,从此浯溪名闻天下。以后又有宋人黄庭坚、清人何绍基、吴大徽等名家来此题名刻石,逐渐形成了碑林。碑林中还有清代越南使者途经此地留下的刻石四块。浯溪潄玉这就是浯溪,古诗云“一湾流水玉飞声”,故名“浯溪潄玉”。好一个“玉飞声”啊!你看,这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见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